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

封面

作者:杨姿

页数:30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697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乡土创作通常被视作中国现代化历程写照,揭示着乡土面临被城市化进程蚕食这一景况。作家一方面努力改变乡土衰败不振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迷惘。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比较注意从“城乡差异”的角度来发掘这一现代转换的意义,但仅仅关注到“差异性”也不足以完全阐述中国作家心态的变化,而对“浪漫书写”的重新认识,将有可能更具体地揭示中国20世纪乡土文学发展的若干细节。

作者简介

  杨姿,1982年生,重庆涪陵人。2010年获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第二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20世纪乡土创作通常被视作中国现代化历程写照,揭示着乡土面临被城市化进程蚕食这一景况。作家一方面努力改变乡土衰败不振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迷惘。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比较注意从“城乡差异”的角度来发掘这一现代转换的意义,但仅仅关注到“差异性”也不足以完全阐述中国作家心态的变化,而对“浪漫书写”的重新认识,将有可能更具体地揭示中国20世纪乡土文学发展的若干细节。

目录

引子他们为什么写作导论现代小说与寻根文学中的乡土浪漫书写比较研读第一章 乡愁:乡土的指向  第一节 “乡关何处”的理想营造  第二节 从《故乡》到《社戏》——乡土鸟托邦自我否定的否定  第三节 转折:汪曾祺的“本土立场”  第四节 传奇不奇:“爷爷”的时代与莫言小说的乡土灵魂第二章 建构:从“发现乡土”到“还原乡土”  第一节 记忆的神话  第二节 《桥》:绝境同希望的悖论阐释  第三节 轻之沉重与沉重之轻——论师陀果园城的“诗”与“思”  第四节 精神围城中的现代构思第三章 “浪漫书写”的情感世界  第一节 情感性:神性·人性·本性  第二节 悲悯:湘西世界的守望者  第三节 拯救:呼兰河畔的未亡人第四章 “浪漫书写”的审美选择  第一节   “含魅”的艺术策略及演变面貌  第二节 仁义叙事:双重陌生的困境——《小鲍庄》的“魅”化解读  第三节 制造:商州之子的两难  第四节 另类的乡土:皮绳扣上的告别结语  乡土浪漫——距离自由有多远参考文献后记补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1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