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新博
页数:340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05754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医学专科教育有别于本科的学科型教育,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三基”讲透,难点、要点讲够,新知识点、新进展点不漏;坚持贴近岗位、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学、教师教,尽可能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编者力求让使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学生既学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养成规范的无菌操作等实验技能,为临床等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根据教师在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各学校教师的反馈意见及建议合理组织内容,进一步提炼文字,使教材更加易教、易学、易懂,更能体现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形式多样,模块式编写体例使教材内容更加灵活,尤其突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一书分四篇共二十八章。第一篇医学免疫学,第一章至第九章,主要介绍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第十章至第十六章,主要介绍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四章,主要是按照系统进行编排介绍临床常见致病病原微生物,加强不同类型病原体的横向比较;第四篇人体寄生虫学,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章,主要介绍人体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寄生虫。全书设有“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小结”、“目标检测”等模块,以上模块的设置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和可用性。
目录
绪论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第三节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的关系第一篇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免疫系统第一节 免疫器官第二节 免疫细胞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二章 抗原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第一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概述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第四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四章 补体系统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一节 MHC与HLA的概念第二节 HLA复合体的结构与遗传特征第三节 HLA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免疫应答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第五节 免疫耐受第六节 免疫调节第七章 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第八章 临床免疫病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第三节 肿瘤免疫第四节 移植免疫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第一节 免疫预防第二节 免疫治疗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第十章 细菌概述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第三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十一章 病毒概述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生物学性状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十二章 其他微生物第一节 真菌第二节 支原体第三节 衣原体第四节 立克次体第五节 螺旋体第六节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十三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第三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第十四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感染第一节 正常菌群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第三节 条件致病性感染第四节 医院感染第十五章 微生物分布与消毒灭菌第一节 微生物分布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第十六章 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控制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的诊断第二节 特异性预防与治疗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第十七章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第十八章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病毒第十九章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二十章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二十一章 常见脉管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第二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第二十二章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病毒第二十三章 常见免疫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二节 EB病毒第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第四节 人疱疹病毒第二十四章 常见先天感染的病毒第一节 巨细胞病毒第二节 风疹病毒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第四节 先天感染病毒的病原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四篇人体寄生虫学第二十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第一节 寄生虫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第二十六章 医学蠕虫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线虫第三节 吸虫第四节 绦虫第二十七章 医学原虫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叶足虫第三节 鞭毛虫第四节 孢子虫第五节 纤毛虫第二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抗原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第一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概述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第四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四章 补体系统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一节 MHC与HLA的概念第二节 HLA复合体的结构与遗传特征第三节 HLA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免疫应答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第五节 免疫耐受第六节 免疫调节第七章 超敏反应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第八章 临床免疫病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第三节 肿瘤免疫第四节 移植免疫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第一节 免疫预防第二节 免疫治疗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第十章 细菌概述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第三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十一章 病毒概述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生物学性状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十二章 其他微生物第一节 真菌第二节 支原体第三节 衣原体第四节 立克次体第五节 螺旋体第六节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十三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第三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第十四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感染第一节 正常菌群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第三节 条件致病性感染第四节 医院感染第十五章 微生物分布与消毒灭菌第一节 微生物分布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第十六章 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控制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的诊断第二节 特异性预防与治疗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第十七章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第十八章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病毒第十九章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二十章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二十一章 常见脉管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第二节 脉管系统感染常见的病毒第二十二章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细菌第二节 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及创伤感染的病毒第二十三章 常见免疫系统感染的病毒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二节 EB病毒第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第四节 人疱疹病毒第二十四章 常见先天感染的病毒第一节 巨细胞病毒第二节 风疹病毒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第四节 先天感染病毒的病原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四篇人体寄生虫学第二十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第一节 寄生虫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第二十六章 医学蠕虫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线虫第三节 吸虫第四节 绦虫第二十七章 医学原虫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叶足虫第三节 鞭毛虫第四节 孢子虫第五节 纤毛虫第二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