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比较和比较的意义:叶维廉诗学研究

封面

作者:李砾著

页数:245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60544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叶维廉诗学为出发点, 对叶氏“模子”理论、传释学说等进行探究, 论证了叶氏通过对中国传统“模子”的勾勒, 形成对长期以来占据文艺批评领域话语权的西方中心主义长期而有效的批评与抗衡 ; 剖析叶维廉在时、空礁霾忝娑灾泄古典诗歌秘响旁通之谜和物、言、意关系之?

作者简介

    曾用名李丽,北京师范大学学士(1983)、文学硕士(1988),暨南大学文学博士(2003)。曾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2009年至2014年先后就任广外与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广外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中国诗学和文化、中西方诗学和文化比较;主要著作:《人间词话辨》(2006))。

本书特色

    上编是对叶维廉“模子”理论的探讨,叶维廉在论说模子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他具有个性的、言说中国传统诗学的话语,这些话语显示了现代理论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与更新的努力。中编是对叶维廉传释理论的解读。展示作者所看到的叶维廉诗学在两个层面上的思考:探究物、言、意关系之谜在认知空间方面的思考,追问秘响旁通之谜在认知时间方面的思考。下编围绕中西山水田园诗中不同的山水美感意识而展开的对中西诗歌比较的解读。

目录

绪论上  编叶维廉诗学理论的支点:跨文化比较中模子的确认及应用叶氏模子理论的诱因:翻译、传释、批评及比较中引出的质疑与思考叶氏模子理论思路探究:海德格尔的溯源之思与刘勰的文心之答两种路径:叶维廉、叶嘉莹与郁白、宇文所安的中国诗学研究之比较比较视野及通化思路与汉语文艺学知识的更新——兼评叶维廉诗学研究的视野及思路审美的参照·人文的批判——我们为什么比较?什么是比较的本质?本编主要参考文献中  编看而知,言无言:道家知识的智慧——论叶维廉的《言无言:道家知识论》语言的意图:表达意义?——论叶维廉对诗歌语言传释的描述传意·释意:通过作品的对话——叶维廉“传释说”评析本体的和语境的阐释——中国传统文论探究神、意、气、韵的本质当代汉语文论对传统文论阐释的评说本编主要参考文献下  编中国古典诗的山水写意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山水抒情——兼评叶维廉《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中国古典山水诗独特的玄学和佛学源流特殊因素与传统的形成——中西山水田园诗中的陶渊明、王维现象和华兹华斯气质李商隐的《无题》七言律诗与伊丽莎白·白朗宁的十四行诗本编主要参考文献外  编西方的阐释:一种通往理解的途径和进行创造性思想的活动传统的中华主流阐释:一种说明圣贤思想和圣贤行为的模式——两组中西抒情诗欣赏中看到的共通之美本编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比较和比较的意义:叶维廉诗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1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