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明亮主编
页数:24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3050516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0章, 内容包括: 绪论 ; 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 ; 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 ; 人性理论 ; 群体心理、群体行为与群体绩效 ;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 激励理论等。
作者简介
罗明亮,男,汉族,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
本书特色
《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第二版)》在介绍人力资源规划、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和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等宏观知识的同时,强调工作分析与设计、招聘与辞退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微观操作方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第二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管专业本科生、MBA、研究生教材以及企业培训教材。
目录
写给老师的话
写给学生的话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 小结
第二章 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个体心理现象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与行为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
第一节 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
第二节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组织公民行为与个体行为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人性理论
第一节 人性理论概述
第二节 西方的人性理论
第三节 我国的人性理论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群体心理、群体行为与群体绩效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第二节 非正式群体
第三节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节 群体决策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促进方法与测量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激励理论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五节 激励理论与文化背景
本章 小结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功能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组织文化建设
本章 小结
第九章 领导的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领导及领导的影响力
第二节 有关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第三节 领导的有效性
本章 小结
第十章 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第一节 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 组织结构
第三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第四节 组织发展
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节选
正是因为这种源远流长的等级观念,中国人的脑海里始终存在着对权威的崇拜、对等级的顺从。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管理的企业(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中只需要划出职位高低,几乎不必要为管理层次不清而担忧,因为中国的员工会非常自觉地按照职位等级来做事,组织依然会有序运转。当然,在这一意义上等级观念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很多时候这种“顾忌”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一些有创新思想、对组织发展又比较热心的员工可能会因此受到领导及同事的排挤,挫伤其积极性,更不利于组织的长久发展。OCB中的非绝对化的个人首创性就是这一等级观念的反映。 2.家族观念与集体主义 在东方文化中,家族观念则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尤其鲜明。我国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国家,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里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最重要的关系。中国人对家庭的高度认同,大大弱化了对社会和组织的认同,造成对家庭的过度依赖。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是以“有单位”作为安身立命以及确立自身社会地位的保障之一的,这才有了对公共资源的重视。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集体主义成为国内普遍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公共资源被上升到了高于个人财产的高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成为主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很多新的观念传人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产生了冲击,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作为一个高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代表,始终流行着一种“只有在团体的庇护下才可以生活得最好”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