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流动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音乐论新探

封面

作者:[韩] 朴素晶

页数:1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02226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探索先秦诸子的多元创新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环节,并且是东亚思想的共同基础。先秦思想的空前成就是诸子论辩的产物,不同思想家之间的互动,正是推动先秦学术发展的真正力量。先秦音乐话语不是单线性发展,而是经历了批判和反应、继承和延伸以及综合和妥协的阶段,形成主干思维的动态过程。本书从先秦诸子讨论的大局观入手,探索先秦音乐论的审美术语和思维模式,接着集中讨论儒家和道家的音乐思想。这两条脉络保持的内面张力为后世中国艺术思想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作者简介

朴素晶,韩国人。1991年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毕业,2002年取得同校哲学博士学位。今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及哲学系任教。主要论文有:《以乐论考察庄子之艺术哲学》,“Harmony and Conflicts in Chinese Thought on Music: Focus 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Viewpoint in John Dewey and Zhuangzi”,《韩国〈庄子〉研究:回顾与反思》,”Sound,Tone,and Music in Early China: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Sound Culture” ,”Musical Thought in the Zhuangzi:A Criticism of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on Ritual and Music”,《庄子音乐论之后世影响》,”Music as A Necessary Means of Mor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from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Joseon Korea”。目前正在写作Landscape of Sound: Aesthetic Philosophy in the Musical Theory in Early China(暂定)的书稿。

本书特色

阐明先秦诸子音乐话语的思想价值。分析先秦诸子音乐话语的争论焦点,由新音乐的广泛流行引发的思想讨论,围绕着古乐与新乐、艺术与道德的议题展开。详细讨论《礼记?乐记》的思想多元性。通过对《荀子?乐论》、《庄子?天运》以及《吕氏春秋》等相关数据的语言分析,梳理《乐记》的作者与成书时期的问题,并进一步说明作为集先秦儒家音乐论的大成的《乐记》的思想内涵以及其复杂性和多元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音乐话语的争论焦点:古乐与新乐、艺术与道德

一、前言

二、古今音乐之对立

三、作为艺术的音乐与作为道德手段的音乐

四、结语

第二章 道家乐论的萌芽:《老子》的“音·声”关系

一、前言

二、道家乐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对《老子》“音·声”概念理解现状

四、对老子“音·声”概念的完整理解:艺术和哲学之间

五、结语

第三章 集儒家音乐论的大成:《乐记》的思想多元性

一、前言

二、《乐记》作者与成书时期问题

三、诸子论乐及礼乐批判

四、《乐记》中的不同思想倾向

五、结语

第四章 道家音乐论的反击:《庄子》音乐思想和“咸池乐论”

一、前言

二、《咸池》作者的争议

三、虞舜的《九韶》和黄帝的《咸池》

四、《庄子》的黄帝形象与《咸池》

五、黄帝的《咸池》与道家音乐论的理想

六、结语

第五章 不朽的音乐思维:儒道音乐论的张力和其对东亚音乐论的影响 (以朝鲜雅乐为例)

一、前言

二、庄子乐论的主要观点

三、北宋音乐讨论中庄子思想的印迹:以陈畅《乐书》为主

四、韩国音乐讨论中庄子思想的印迹

五、结语

结语

附记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流动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音乐论新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0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