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天文学的足迹

封面

作者:卞毓麟

页数:256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28621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古老又神秘的科学,天文学的发展不仅折射了人类的发展史,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是如何诞生的?谁首先测量了日月距离、地球周长?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第一张天文照片是如何拍摄的?大家熟知的公历是哪位教皇颁布的?……《天文学的足迹》以编年体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回溯了从公元前30世纪到公元2000年期间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和辉煌成就,以及天文学家的巨大贡献。

星空浩翰无穷,宇宙广袤辽远。尽管地球只是浩淼宇宙中一颗极其普通的行星,但却因为孕育了独一无二的非凡生命,使得人类能傲视整个宇宙并质疑其中的一切。本书将引领青少年读者追寻前人的足迹,在历史的长河中领略和感悟,漫游在宇宙中,摘取最璀璨的星辰。

作者简介

王元,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0年4月生于浙江兰溪,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与陈景润、潘承洞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自1958年起,与华罗庚合作研究数论方法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现称“华—王方法”),成果获1990年陈嘉庚物质科学奖。此外还获得何梁何利奖(1994)、华罗庚数学奖(1999)等重大科技奖励。

王元院士对数学科普倾注了大量心血,1994年出版科普代表作《华罗庚》,此书2002年获得首届“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王元院士非常关心科学发展的历程,是《科学编年史》(席泽宗主编)一书的副主编。

本书特色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含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分册,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 00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

丛书各分册均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录

约公元前30—前16世纪 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天文学约公元前27世纪 古埃及的旬星体系和历法约公元前2000年 巨石阵和陶寺古观象台公元前14世纪 中国留存最早的新星记录约公元前13世纪 殷商阴阳历开始使用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发现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公元前613年 中国对哈雷彗星的首次确切记载公元前3世纪 阿里斯塔克测量日月距离和大小比例公元前3世纪末 埃拉托色尼估测地球周长公元前2世纪 依巴谷测定月地睛、编制星表等公元前46年 罗马颁行儒略历公元前28年 中国留存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公元2世纪 张衡发明漏水转浑天仪公元2世纪 托勒玫地心说和《天文学大成》约公元270年 陈卓整合中国古代星官体系公元724年 一行等首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公元10世纪中期 苏菲著《恒星图象》1054年 中国记录天关客星1092年 苏颂等建成水运仪象台1259年 伊尔汗国建造马拉盖天文台13世纪后期 郭守敬取得巨大天文成就1420年 乌鲁伯格建造撒马尔罕天文台1543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1576年 第谷在汶岛始建“天堡”1582年 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颁布格里历1609—1619年 开普勒发表行星运动定律1609年 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1632年 伽利略《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约1638年 加斯科因发明测微器……
图片来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天文学的足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