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仲强
页数:35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86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婚俗文化源远流长,但以对歌形态存在的婚礼仪式,在汉民族是独一无二的。那些在少数民族中存在,而在汉民族中遗失的文化表现形态,都一览无余地保存在台州“洞房经”仪式中。“洞房经”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集中传达了台州人民追求和谐、有秩序、多子多福的诗性生活,具有更为广泛的跨区域审美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值得保护和保存的文化传统和活的婚礼对歌的文化化石。
作者简介
周仲强(1965— ),浙江省临海市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地方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文化的传承与变革》等。
本书特色
周仲强(1965— ),浙江省临海市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地方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最作《文化的传承与变革》等。
目录
序言绪论 跨文化语境下地方民俗研究的转型镜像上编 “洞房经”——飞扬的台州民俗风情 第一章 传统婚俗——洞房 第一节 洞房及考辨 第二节 闹洞房的来历 第三节 洞房游戏举偶 第二章 诗性婚俗——台州民俗风情的基点 第一节 台州的文化历史 第二节 名人笔下的“台州” 第三节 风情万千——台州婚礼仪式 第三章 汉民族独一无二的婚礼对歌——台州“洞房经” 第一节 独特的婚唱——对歌 第二节 多种形态共存——汉民族独一无二的婚礼对歌 第四章 生存空间逼仄——“洞房经”习俗传承的艰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时代“洞房经”传承的艰难 第二节 传媒时代“洞房经”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城市化时代“洞房经”生态巨变 第四节 婚、丧仪式传统模式传承的水火两极 第五章 活态传承——“洞房经”的生命长青之路 第一节 台州民俗文化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下,地方民俗研究正经历转型 第三节 活态传承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洞房经”是审美思想发展的结果 第六章 台州婚俗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洞房经”仪式的价值 第二节 “洞房经”——越文化在台州的流播 第三节 两岸一家亲——台州婚俗“洞房经”对台湾婚俗的影响初探 第四节 开拓审美研究新途径下编 诗性婚俗——台州“洞房经”的审美价值 第一章 “洞房经”——地方婚俗之美 第一节 地方性和婚俗之美 第二节 土话和方言构筑美学意境 第三节 “洞房经”饱含生活热情和人生情趣 第四节 “洞房经”是汉民族婚俗中的独特现象 第二章 “洞房经”——家庭生活之美 第一节 家族意识的勃郁 第二节 婆媳关系难入调 第三节 期望与人性的铺陈 第四节 家庭的和合精神 第五节 “洞房经”背后的社会意象——水文化与家族一村落的权利之争 第三章 “洞房经”——进取精神之美 第一节 台州魅力 第二节 张扬的意念——蓄势而发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 “刚”性与“灵”气的组合 第四节 重塑地方文化精神的渴望 第四章 “洞房经”——仪式欢乐之美 第一节 婚俗美,美在形式 第二节 美轮美奂、优雅的仪式美 第三节 众神狂欢——群体性的盛宴 第四节 汉民族婚俗的一扇独一无二的诗意窗口 第五章 “洞房经”——歌词韵律之美 第一节 “洞房经”是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第二节 韵律——“洞房经”的永恒魅力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关于[美]的审美人类学阐释-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1/20110320/B50738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