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农业新常态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

封面

作者:曲秉春

页数:21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41499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人力资源失去吸引力背后“内生性”原因。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在内部,运用工作分析等现代组织管理的方法,研究这些组织内部分工如何进一步细化;在外部,从产业竞争力出发,研究如何拓展这些新型农业组织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获得农产品销售的“定价权”,进而围绕这些新型农业组织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就业平台,增加农民作为职业的吸引力,推动“职业农民”的形成和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

曲秉春,男,1975年4月生,山东莱州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组织发展战略。在《光明日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曾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项目,根据咨询对象撰写的案例《掘金大米市场的蓝海——盘锦赵钱孙李米业公司的实践》入选第三届中国百篇第一管理案例。 任玉霜,女,1984年10月生,山东菏泽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本书特色

曲秉春、任玉霜合最的《农业新常态下的农户增 收问题研究》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业作为第 一产业对人力资源失去吸引力背后“内生性”原因。
  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大大提高了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但随着工业 和城市崛起,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弱小分散的经 营模式却导致”千千万万个小农户面对千变万化大市 场”的局面出现。以土地承包权颁证确权和土地合法 流转为核心催生的农业新常态使以工业化的组织方式 对传统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成为可能。通过规模化的 经营,一是可以在这些农业组织内部通过合理的劳动 分工,提高劳动效率;二是通过差异化和品牌化的农 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溢价。农业生产组织方 式的改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范围、逻辑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农户收人增长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关于农业产业链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文献综述第三章  中国农户传统农业经营绩效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化  第二节  传统经营模式下农户经营收入分析  第三节  农业经营绩效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第四章  中国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农业生产环节产业链拓展的可能性分析  第二节  农户生产环节产业链地位确立的前提  第三节  农户生产环节产业链地位确立的保障  第四节  我国农户农业增收的商业模式第五章  发达国家基于产业链的农户收入增长模式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农户生产的产业链拓展  第二节  日本农户生产的产业链拓展  第三节  法国农户生产的产业链拓展  第四节  发达国家农户收入提高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  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新常态模式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户农业增收的商业模式  第二节  基于产业链拓展的农户增收模式实证分析第七章  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对新型农民的要求  第一节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第二节  培养新型农民的意义  第三节  培养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农业新常态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