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春红
页数:209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09987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晓声是新时期文学无法绕开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的火爆与90年代前后逐渐冷寂的事实,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中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在现代性视阈中考察高晓声的小说,使文本的重新阐释成为可能,而高晓声在多元文化身份认同意识下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研究空间和学术增长点。本书为透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份鲜活的作家个案分析。
作者简介
张春红,1969年出生,江苏宿迁人。现为宿迁学院教师教育系副教授,宿迁市文学学科带头人,宿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199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在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主攻新时期文学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江苏作家群的创作研。已出版专著1部,另主编教材2部,在《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用现代性理论梳理了高晓声的创作历程,阐述高晓声文学观念上的“摆渡”论与人民史观,指出其小说通过民族化、地域化、互文性的写作,重构了“国民性”批判话语,并形成“土洋结合”、幽默反讽的高晓声文体。
目录
目录绪论一、 高晓声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二、 高晓声小说创作研究概述 三、 文学现代性与高晓声小说的现代性品格第一章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语境第一节混沌的现代性第二节小说创作的两副“面孔”第三节现代性语境中的高晓声小说一、 探索期(1949—1957年)二、 成熟期(1978—1985年)三、 深化期(1986—1999年)第二章观念论:探讨人生与干预灵魂第一节文学“摆渡”论与人民史观第二节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第三节无边的现实主义第三章主题论:人道主义启蒙与批判第一节题材与内容的本土化第二节现代性主题之一:重构“国民性”话语第三节现代性主题之二:塑造美丽新灵魂第四章艺术论:“洋为中用”与“高晓声文体”第一节现代派技巧第二节地域化风格第三节互文性写作结语附录一高晓声小说年表附录二高晓声研究资料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