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封面

作者:许鑫著

页数:3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534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单地说,媒介公共性主要指媒介作为公共领域而存在。本书在界定媒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概念的基础上,反思如何在中国应用西方的公共领域理论,并结合我国传媒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着重从传媒理念、体制与实践既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机制、特殊性与局限性。接着以网络公共事件为切入点,对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技术优势和社会限制、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进行分析,并选择两个网络公共事件为案例,从公众参与角度对相关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展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的未来路径,并对网络媒介公共性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本书特色

  许鑫编的《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将媒 介公共性和公共领域问题相联系,并将其置于当代中 国语境下探讨。首先从国家一社会关系视角,具体分 析了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机制、特殊性和局限 性。重点是以网络公共事件为切入点,对我国网络媒 介公共性实践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技术优势和社 会局限、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试图重构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概念和理论,并提出 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建构的有效路径。

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媒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公共性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传媒公共性的界定 第三节 公共领域理论的中国应用第二章 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 第一节 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及其公共性意义 第三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的演变历程第三章 网络公共领域:技术优势及社会极限 第一节 新传媒技术在公共生活中的意义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技术优势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社会极限第四章 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 第一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的动力和阻碍 第二节 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权力博弈第五章 案例分析:两个网络公共事件之比较 第一节 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公众参与影响公共决策 第二节 郭美美事件:技术进步推动公众参与 第三节 网络公众参与的局限与意义第六章 网络公共领域建构:基本路径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拓展网络公共领域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的发展趋势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