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郎友兴
页数:25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00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些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所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村庄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不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村庄政治与权力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村庄精英结构状况如何?村庄的精英是如何变化的?本书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七一村个案研究来回答以上问题,从而揭示出中国农村的政治逻辑文把中国农村30年的变迁放在村庄与市场、与国家、与城市社会三大关系转变中加以考察。
作者简介
郎友兴,男,汉族,1964年8月26日出生,浙江省临海市人,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社会理论,政治社会学,民主与民主化,中国农村选举,地方政治。
本书特色
由郎友兴、周松强最的《改革与乡村(20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义乌市七一村村庄整治研究)》是一部基于实证调查之上的有关村庄变迁的最作,涉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达地区村庄内部政治权力变迁的问题。
本书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七一村个案的研究,探讨因村庄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村民自治机制的引入而带来村庄权力结构发生的诸个面相及变动背后的动因,旨在揭示出中国农村的政治逻辑,为农村内部秩序重建提供学理的根据与对策建议。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改革与市场中的实践:村庄政治变迁之逻辑及其动力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个案的选择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 一 七一村:典型的村庄、典型的书记和典型的事例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三 资料与数据 第四节 本书的内容安排第一章 村落的背景 第一节 村落区域背景与地理位置 第二节 村落的区域经济背景 一 “兴商建市”战略造就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二 三产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正成为义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贸工联动,加快建设国际性小商品创造中心,产业集群趋势明显 第三节 村落的区域文化背景 第四节 村政的沿革 第五节 社会经济生活第二章 人口与阶层 第一节 人口状况 第二节 何氏宗族 第三节 村庄的职业和阶层 第四节 外来人口第三章 村庄的中共组织:村庄权力的核心 第一节 政党下乡:七一村党组织的发展历程 一 前人民公社时期:政党进村 二 人民公社时期:政党权力核心地位的树立与巩固 三 村民自治与政党传统权威地位 第二节 村党支部书记:村落权威资源的成长 一 权威建构的道德基础 二 权威建构的社会事件过程 三 权威建构的绩效基础 四 权威的体制性赋予 五 “富人”治村模式下村庄权威的正当性 第三节 结语第四章 村民自治与村庄精英政治的再造 第一节 从“地方自治”到“乡村自治”再到“村民自治” 第二节 七一村“村民自治”历程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结构的精英化 一 村庄精英与村委会成员的结构 二 村民代表会议:村庄精英的聚集地 第四节 村民自治与村庄治理精英的再造 第五节 分工而不分家:七一村两委关系之形态 一 村两委关系的几种类型 二 和谐两委关系的建构:分工而不分家 三 村两委和谐关系状态下的村庄治理绩效 第六节 结语第五章 社区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一节 从村落到行政村再到农村社区 一 治理的转型:从行政村到农村社区 二 浙江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 义乌农村新社区建设 第二节 七一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组织与制度规范 一 社区组织构架 二 规章、制度的建设 三 社区事务运行的制度化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与村庄治理的绩效 一 七一村社区组织之功能 二 治理绩效举隅:荣誉与村庄的治理 三 幸福指数与村庄治理绩效 第四节 结语第六章 公共空间的成长与村庄权力的运作 第一节 乡村公共空间的“复兴” 第二节 七一村村庄公共空间的演进与生长 一 何姓祠堂和七一村宗族关系 二 传统公共空间的萎缩 三 新型公共空间的生长 第三节 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与村庄权力的互动 一 功能 二 公共空间与村庄权力的良性互动 第四节 结语第七章 结语:改革与村政的演进 第一节 主要的发现和结论 一 村庄权力结构的变与不变 二 发展型权威的形成与确立 三 权力网络与权力的制度化运作 四 能人政治:村庄政治的精英化与乡村政治未来的图景 第二节 从个案到类型附录 附录1 2005年市级示范村申报表 附录2 2005年市级示范村考核指标现状表 附录3 七一村村务公开制度 附录4 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