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俞兆鹏著
页数:278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10074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专史研究, 西汉史研究, 唐五代史研究, 北宋史研究, 南宋研究等几大部分, 涉及历史研究的治学方法, 江西文化史概论, 南昌城筑城史研究, 中国古代的法权思想, 唐五代至北宋的货币与经济史研究,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等20余篇文章。
作者简介
俞兆鹏,浙江绍兴人,毕业予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曾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已出版史学著作10部,发表论文145篇,共约450万字。主要著作有《黄巢起义史》《谢枋得年谱》《谢叠山大传》《文天祥研究》《中国货币金融史论著索引(1900-1993年)》《求真集》《史林杂俎》《南昌杏花楼》等,主编《中国伪书大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西卷》。2007年1月受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本书特色
俞兆鹏编著的《探索集–俞兆鹏史学文选之三》主要内容包括为作者俞兆鹏先生多年来对历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主要分为专史研究,西汉史研究,唐五代史研究,北宋史研究,南宋研究等几大部分,涉及历史研究的治学方法,江西文化史概论,南昌城筑城史研究,中国古代的法权思想,唐五代至北宋的货币与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等20余篇文章。
目录
谈史学论文的撰写
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江西文化史概论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
西汉史研究
南昌城非汉高祖六年灌婴或陈婴所筑
罗珠与汉初南昌城的修筑
罗珠生卒年考
唐五代史研究
杜牧与张好好
五代十国货币史初探
北宋史研究
北宋前期对通货膨胀的防止及其效果
北宋中期由过度消费引发的通货膨胀
北宋末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宋人赵抃的市场观念
南宋史研究
论王十朋的法权思想
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民族败类的历程及原因
南宋统治者处置李全问题的错误及其原因
贾似道现象
李庭芝绝非民族英雄
文天祥“自强不息”的发展观
文天祥祀祠丛考
后记
节选
《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探索集 俞兆鹏史学文选三》: 至于“吴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本是秦朝会稽郡的治所,楚项羽分会稽郡另立吴郡。一说“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多数学者将《史记·灌婴传》中有关灌婴破吴郡的这句话作如下标点:“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他们认为“吴郡长”即“吴守”,这是采用了《史记·灌婴传》“索隐”和“正义”的注解。而我以为应采取“集解”的说法:“如淳日:雄长之长也。”所以我将此句文字标点为:“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所谓“长吴下”,其意是控制并统治了吴郡下属之各县。这很重要,牵涉到这句话的前后因果关系。还有“遂”字也很重要,应解释为“于是”、“成功”的意思。现在我们可连贯起来理解这句话:汉高祖五年十二月,灌婴在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历阳(今安徽和县)追杀了项羽之后,便立即渡过长江,攻破了吴郡,并控制了其下属各县,还俘得吴郡守。由于吴县原是会稽郡的治所,当时陈婴已略定了浙江,也参加了攻占淮南之役,到此为止,从楚汉之争的宏观局势看,吴郡、淮南之豫章地区、会稽郡等原为项羽统治的地方,现在都被汉军占领,大功告成,所以司马迁说“遂定吴、豫章、会稽郡”。项羽死后,陈婴据浙江,江西地区在淮南王英布控制下,故灌婴未去浙江、江西等地,而是在破吴之后,立即北返去平定淮北地区。可见,灌婴并未到南昌,那时也尚无“豫章郡”,他更不可能去筑作为豫章郡治的南昌城。 至于豫章郡建于何时的问题很值得研究。豫章建郡时间史无明确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当时形势发展的各种线索中推测出来。我认为,豫章置郡应在汉高祖五年正月(前202年2月)。如上文所论,项羽死时,虽有淮南之“豫章”地名,尚无江南之“豫章郡”。项羽死后,汉高祖五年正月刘邦正式下令宣布:“楚地已定。”于是,他开始全面调整行政区划,并准备分封诸王。如,秦置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及江西全省。英布原是项羽部下大将。项羽曾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改秦朝的九江郡为九江国,封英布为九江王,下辖九江、庐江两郡,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大部与江西全境。汉高祖四年(前203)七月,刘邦为策反英布,改九江国为淮南国,封英布为淮南王。但这只是虚封,也即许愿,因为当时的九江国尚在项羽治下。至汉高祖五年十二月,英布举九江兵参与追杀项羽之战后,楚地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