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自我.交互主体性与科学-胡塞尔的科学构造现象学研究

封面

作者:雷德鹏著

页数:26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519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思想深邃的哲学家,胡塞尔洞悉到,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尽管科学突飞猛进,然而它的客观性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影响了科学本身的进步和人们对于科学的信心。因此,他独辟溪径,以一种新的现象学的构造观点和方法,即把回返进路(现象学还原)所最终获得的纯粹的自我作为起点,通过意向性功能而超越出这个领域,构造出其他的主体以及整个经验世界,展露出科学的对象领域、科学概念和科学命题的构造本性。在此进路中,为了避免荒谬的“唯我论”陷阱,胡塞尔又将自我扩展为交互主体性,以此证明:“自然科学(与所有一般科学一样)是精神成就的一种称号,即共同工作的自然科学家的成就。”这样,胡塞尔就对长久以来困扰着思想家们的“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做出了别具深意的先验论主体主义诠释,实现了对自然主义的超越。

作者简介

雷德鹏,男,广西全州人。先后师从杜镇远教授、冒从虎教授和刘放桐教授学习西方哲学史,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秋在广西大学参加工作,2005年被评为教授。近15年来,专心于现象学、现象学科学哲学、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已主持研究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本书特色

  自近代以来,尽管科学突飞猛进,然而“科学的客观性”难题却一直困扰着思想家们。20世纪最名的哲学家爱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独辟蹊径,尝试着以构造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先验论主体主义的探寻路向:科学是共同工作的自然科学家的精神成就,科学的对象领域、科学概念和科学命题都属于自我的构造。
  为了避免荒谬的“唯我论”陷阱,胡塞尔又将自我进行扩展,由此创建了影响深远的交互主体性学说。雷德鹏编最的这本《自我交互主体性与科学--胡塞尔的科学构造现象学研究》对胡塞尔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

目录

导论    一、现象学视域下的“科学的客观性”问题    二、回返与构造:胡塞尔现象学的“两个进路”    三、“构造”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第一章  世界信念是如何可能的  第一节  独断论的世界信念  第二节  批判构造的世界信念  第三节  理性的存在物信念  第四节  世界的多元性    一、经验世界和可能世界    二、实在的世界、观念之物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    三、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和科学世界第二章  自我作为世界意义之源  第一节  西方自我学的“隐秘的憧憬”  第二节  胡塞尔对“自我”的态度转变  第三节  “自我”概念的先验现象学诠释    一、自我是诸体验之同一个极点    二、自我是意识之流的统调者    三、自我是构造着世界的极  第四节  纯粹自我(或先验自我)    一、什么是纯粹自我(或先验自我)    二、纯粹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关系    三、纯粹自我本身的构造问题第三章  自我的意向行为  第一节  意向性和意向对象  第二节  意向性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意向性的构造功能分析    一、意向构造的先天条件:质料和意向作用    二、意向构造的本质内涵:意义给予和意义充实    三、意向构造的主要特征描述    四、边缘域的构造功能第四章  自我的时间化  第一节  现象学时间意识的含义  第二节  时间意识的诸本质样式    一、感知(wahrnehmung)    二、滞留(retention)    三、再回忆(wiedererinnerung)    四、预期(antlzipation)    五、想象(phantasie)    六、综合(synthese)第五章  科学作为自我的精神成就  第一节  胡塞尔的“科学”概念  第二节  自我对科学的基础——生活世界——的构造  第三节  自我对科学对象领域的构造  第四节  自我对科学概念的构造  第五节  自我对科学命题的构造第六章  他人:由自我向交互主体性扩展的中介  第一节  避开“唯我论”的陷阱  第二节  他人:现象学的题中之义  第三节  他人构造:“关于客观世界的构造的第一个步骤”    一、他人构造的意向解释轮廓    二、向“先验自我领域”的原真还原    三、从躯体(korpern)中分离出本真的身体(urleib)    四、共现(apprasentation)    五、结对(paarung)    六、同感(einfuhlung)第七章  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第一节  “交互主体性”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自我:交互主体性构造的出发点  第三节  交互主体性构造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人类共同体或文化世界的构造  第五节  交互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构造第八章  哈贝马斯与后期胡塞尔现象学——胡塞尔科学构造现象学的历史效应分析  第一节  彻底的认识批判只有作为社会理论才是i町能的    一、坚持不懈地批驳实证主义    二、回返认识批判的哲学旨趣    三、科学认识论的社会一历史转向  第二节  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主体间的背景或视域  第三节  交往合理性的交互主体性向度附录:“不在场”之论争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自我.交互主体性与科学-胡塞尔的科学构造现象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