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建波著
页数:229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0369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典课程!
企业家、总裁、经理人必读!
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
极具实操效用的企业营销方略!
作者简介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山东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执行所长,日本爱知大学ICCS(国际中国学研究)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组部厅局级干部培训课程主讲教师。
在北京大学,长期为MBA和企业家特训班等讲授《营销管理》《企业家学》《管理思想史》《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深受同学欢迎。
相关资料
周建波先生才华横溢,富于激情;其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实。大凡古今中外的各种学问与史事,以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天文地理、人文社科,还是领袖教导、贤人名句,甚或民间传说、草根习俗等,皆可随手拈来,为其所用。其视野之开阔,事理之通达,分析之透彻,让人击掌叫好。读者在阅读之际,能在不知不觉间被他的论述所吸引。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长期修炼,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北大经济学院前院长 晏智杰
本书特色
《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讲的是儒墨道法等传统国学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儒家代表的是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墨家代表的是普通百姓、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观;道家代表的是不得志者、隐士的价值观;法家代表的是投资者、执政者、领导者的价值观。当下社会的主体基本由这四类人群组成。而企业是社会的缩影,也包含着这四类人。只有了解了这四类人内心深处的根本想法与关注点,才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才能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企业的问题,从而为有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纵论古今,将儒墨道法思想与典型企业案例相结合,深刻揭示了如何将儒墨道法的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目录
第一讲 为什么要研究“儒墨道法”第一节 中国人没有信仰吗第二节 儒墨道法四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第三节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第二讲 变革的时代与“儒墨道法”的产生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特点/8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原因第三节 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第三讲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 —— 管理者的驭下之道第一节 儒家和法家的工作方法不同——王道和霸道第二节 制度和文化两种管理方式第三节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方法不同第四节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不同第五节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第四讲 墨家与道家的思想—— 被管理者的思想第一节 墨家和道家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第二节 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第三节 墨家和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第五讲 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与政治主张的分歧第一节 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儒墨道法四学派政治主张的分歧第六讲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第一节 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放性的思想体系第二节 儒墨道法四学派在对待政府态度上的不同第三节 为什么社会接受了儒家思想第四节 墨道法各学派的不足第七讲 将儒墨道法思想融入现代管理实践第一节 儒墨道法思想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二节 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第八讲 环境因素对儒家思想传播的影响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二节 儒家思想在东亚社会的传播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特点及儒家思想的传播第九讲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儒家的基本主张第二节 儒家的理论范畴第十讲 孔子思想评价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节 孔子的出身与他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关系第二节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第三节 近代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第四节 在什么情况下儒家思想受抨击第五节 毛泽东为什么要“批林批孔”第六节 孔子是不是一生不得志第七节 孔子为什么做官时间不长第八节 孔子为什么很欣赏颜回第九节 孔子对待财富的态度第十节 孔子是不是有愚忠思想第十一节 孔子是不是有愚孝思想第十二节 为什么孔子能完成大变革时代赋予的任务第十一讲 孔子的义利观 —— 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一节 孔子管理思想的目标第二节 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第三节 如何看待贫富差距现象第四节 解决贫富差距矛盾的办法第五节 顺应人们对利的追求第六节 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见利思义第七节 如何在生活中贯彻“义”的思想第十二讲 孔子的领导观 —— 如何提高领导素质第一节 怎样提高领导素质第二节 怎样提高领导者的爱心第三节 怎样提高领导者的能力第四节 领导者怎样发挥领导作用第十三讲 孔子思想中引起争议的几个问题第一节 孔子是不是有平均主义思想第二节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要求做老好人第三节 孔子是不是不重视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第四节 孔子是不是歧视妇女第五节 孔子是不是没有法制观念第十四讲 孟子的仁政主张和“人性善”思想第一节 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仁政的内容第三节 孟子的“人性善”思想第十五讲 荀子的“人性恶”思想第一节 荀子生活的时代背景第二节“重法”与“隆礼” 第二节 荀子的“人性恶”思想第四节 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理论的评价第五节 管理社会大规模组织的方法和原则第十六讲 墨子和墨家思想第一节 墨子生活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墨子的家庭出身第三节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墨家学说的命运第五节 墨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六节 对墨子管理思想的评价第十七讲 道家和道家思想的产生第一节 “道家”名词的出现第二节 道家思想出现的土壤第三节 隐士的两种选择第四节 道家的社会批判精神第五节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第十八讲 老子的思想及其影响第一节 老子其人及其时代第二节 老子思想的内容第三节 老子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第十九讲 庄子的思想第一节 庄子生活的时代第二节 庄子思想的内容第三节 老子哲学、杨朱哲学与庄子哲学的区别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无为第五节 与庄子的“天人合一”老子的“天人合一” 第二十讲 法家思想第一节 法家概况第二节 法家与儒家的联系第三节 法家与儒家政治主张的不同第四节 法家对儒家的态度第五节 对法家思想的评价第二十一讲 商鞅的管理思想第一节 商鞅其人第二节 商鞅变法及商鞅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二讲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第一节 韩非子其人及其时代第二节 韩非子的法、术、势理论第三节 韩非子的世界观第四节 韩非子的社会观第五节 韩非子的人性观第六节 对韩非子管理思想的评价第二十三讲 对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总结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57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