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经济法概论

封面

作者:郭月菊主编

页数:306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090884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14章。其中, 第1章主要介绍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以及经济法律关系等内容 ; 第2至5章是市场主体法, 主要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和破产法等内容 ; 第6至10章是市场规制法, 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产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第二节 公司的设立制度
第三节 公司的组织机构
第四节 公司的变更与清算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合伙企业法概述
第二节 普通合伙企业
第三节 有限合伙企业
第四节 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第三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其事务管理
第四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第五章 破产法律制度
第一节 破产与破产法概述
第二节 破产程序法
第三节 破产实体法

第六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二节 主要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七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一节 垄断与反垄断法概述
第二节 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 反垄断调查机制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第四节 消费者组织
第五节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九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产品损害赔偿责任
第五节 产品质量法律责任

第十章 广告法律制度
第一节 广告与广告法概述
第二节 广告准则
第三节 广告活动
第四节 广告审查
第五节 广告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银行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
……
第十二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劳动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节选

  《经济法概论》:  (二)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财产,为权利人所有,具有排他性、独占性,任何人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但是许多经营者看到了商业秘密在市场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不惜以各种手段,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来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指行为人不正当地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从而损害权利人的利益,扰乱社会公平竞争秩序,阻碍社会进步和遏制创新积极性的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这种侵权行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手段的不正当性。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利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给予利益或者许诺给予利益为手段,如行贿、许以要职等,从有关人员手中得到商业秘密的行为;胁迫是指用威胁或要挟等方法欺诈有关人员透露其掌握的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欺诈或诱导他人泄密,或者用电子及其他方法进行侦查以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以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第一,他人经过独立开发研制出与权利人拥有的商业秘密相同或者相似的商业秘密;第二,经商业秘密权利人授权(包括明示或者默示同意)而获取该商业秘密;第三,他人或第三人以善意的方式获取商业秘密,包括他人不知道或不应知道某信息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而获取,以及第三人在不知道或者不应知道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时从他人处获取的商业秘密;第四,他人通过反向工程获取的商业秘密。反向工程是指通过对市场出售的产品或从其他合法渠道获得的产品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推断出商业秘密的行为。反向工程的前提是合法占有,对于黑箱封闭的产品,则不适用反向工程。黑箱封闭是指将体现商业秘密的产品出租时,权利人将产品密封于保密的黑箱之中,他人不得拆开或分解,否则即构成侵权。  【例释】工业间谍,防不胜防  报载,安插“工业间谍”是当前国际上常见的窃取商业秘密的方式。美国两家大型汽车集团彼此竞争激烈。甲集团在一种新型汽车产品投入生产前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为防泄密,甲集团动用最先进的电子检测仪器,对天花板、地板、墙壁作了一次精心的检查,甚至地上一只死苍蝇的尸体也不放过。因为当时最高级的窃听装置可以安装在一只苍蝇的尸体内。谁知百密还有一疏,第二天产品的制作工艺就被竞争对手获得而提前投入生产。原来,甲内部一名高级职员竟是对方派来潜伏近十年的间谍!有调查显示,名列《财富》杂志全球1000强的大公司,平均每年发生2.45次的商业间谍事件,损失总数高达450亿美元。其中,位于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首当其冲,发生的窃密案件中,有一半以上的损失高达1.2亿美元。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经济法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