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月宾
页数:29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87509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内容涵盖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技术和价值观念等基本要素,其中的重点是理论和技术。但这些理论或技术并不是“药方”而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套用。 首先,我们对人类行为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的理论和知识基础是不全面的,任何学科的解释都是管中窥豹。这一局限反映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即是: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往往由科学知识、价值观念、信念和经验等因素共同构成,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其次,老年人群是一个异质性很大的群体,很多因素是社会工作者难以控制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服务对象和环境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技术和方法。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都是因地制宜能力的体现。此外,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主观因素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服务的质量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目的是为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的框架,希望能够对一线社会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目录
第一节 老龄化的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老年人口的主要特征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三、经济特征
四、家庭特征
第三节 老年人权益保护
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建立与发展
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老年社会福利制度
一、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二、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功能
五、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六、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结构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我国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守则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一、服务精神
二、社会正义
三、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五、诚信
六、能力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职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者本身的行为举止
二、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责任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及处理原则
一、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二、处理伦理困境的原则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生理学视角
一、细胞学说
二、基因理论
第二节 心理学视角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
二、认知理论
三、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 社会老年学视角
一、脱离理论
二、活动理论
三、年龄分层理论
四、生命历程理论
五、互动理论
第四节 批判老年学视角
一、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女性主义理论
三、后现代理论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功能评估
第一节 评估的概念与目的
一、评估的概念
二、评估的目的
第二节 评估的理论与知识
一、评估的理论
二、评估的知识
第三节 评估的准备、条件和注意事项
一、评估的前期准备
二、实施评估的条件
三、老年人功能评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评估的内容
一、身体健康状况
二、心理与精神健康
三、日常生活能力
四、性生活状况
五、家庭关系
六、社会交往
七、经济状况
八、居住环境
第六章 老年社会工作方法
第一节 个案工作
一、个案工作的概念
二、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小组工作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
二、小组过程和结果
三、促进老年小组增强恢复力模型方法
第三节 社区工作
一、社区研究
二、社区工作和老年人
第四节 个案管理
一、个案管理的概念和背景
二、个案管理的要素
第五节 家庭治疗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
二、家庭治疗和老年人
三、家庭治疗中的预防
四、干预目标:恢复家庭平衡
五、家庭治疗的步骤
第七章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管理
第一节 老年照顾管理概述
一、老年照顾管理
二、老年照顾管理工作流程
三、老年照顾管理服务原则
第二节 制订照顾计划
一、制定服务目标
二、服务提供者
三、服务内容
四、老人长期照顾
五、老人照顾者服务
第三节 监控和再评估
一、死亡和丧亲问题
二、入住养老机构
三、老人遭受虐待
四、职业风险
第八章 老年人情绪与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人
第一节 老年抑郁症与焦虑症
一、老年抑郁症
二、老年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干预方法
第二节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社会工作服务
一、老年痴呆综合征概述
二、老年痴呆综合征的护理
三、老年痴呆综合征的社会工作干预
第九章 临终老人及其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
二、老年临终关怀内容
三、老年临终关怀的特点
四、为临终老人提供照顾的原则
五、对临终老人及其家庭进行综合评估
第二节 为临终老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一、满足临终老人的身体需要
二、满足临终老人的心灵需要
三、满足临终老人的社会需要
第三节 为临终老人的家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一、为临终老人的家人提供支持和辅导
二、协助家人处理老人离世后的悲伤情绪及生活
后记
节选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女性主义理论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女性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将侧重社会结构分析的宏观取向与侧重个人经历分析的微观取向加以了整合。女性主义理论认为:老年学研究本质上仍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不同的女性主义理论,包括自由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都具有共同的信念: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家庭层面,女性都是被男性剥削和压迫的;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男女的权利都是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男性拥有特权,女性受到歧视。其中,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发展女性主义老年学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女性承担着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双重角色。女性所承担的没有薪酬的家务劳动是资本主义的一种补充,因为它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所获得的低工资则强化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依赖性(Calasanti & Zajicek,199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跨性别、跨年龄、跨种族的剥削与压迫。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提出了对于性别和年龄分析的四个主要前提: 老年女性的境况是社会建构的,由男女间的权利和劳动分层决定。 老年女性的经历和选择受到嵌入市场、国家和家庭中的性别制度的限制。 老年女性的劣势随着生命历程不断积累。 贫困的女性主义与影响各年龄层女性的阶级、种族划分、性和国籍的交叉压力相关。 女性主义老年学视角认为,作为嵌入社会过程之中的一种举足轻重的关系,两性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建构作用;两性关系在社会领域的制度化,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社会中,女性老年人往往遭受年龄和性别的双重歧视。虽然女性平均寿命要长于男性,但社会公众却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健康。而老年社会工作者经常要与女性服务对象和女性照料人打交道,因此,意识到依照性别划分的社会安排对这些女性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