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毅智[等]编写
页数:226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25338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杂多县幅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内容包括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专项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第二节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 地形图质量评述一、1:10万地形图(野外手图)二、1:25万地形图三、卫片第四节 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程度第五节 质量评述一、实施方法二、执行情况第六节 地质调查概况一、工作条件二、工作进展情况三、完成工作量四、人员组成
第二章 地层第一节 中元古代地层第二节 石炭纪地层一、早石炭世杂多群(C1Z)二、加麦弄群(C2J)第三节 二叠纪地层第四节 三叠纪地层一、中三叠世结隆组(T2j)二、晚三叠世地层三、晚三叠世结扎群古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特征第五节 侏罗纪地层第六节 白垩纪风火山群一、错居日组(Kc)二、洛力卡组(Kl)第七节 古近纪一新近纪地层一、沱沱河组(Ei)二、雅西措组(ENy)三、五道梁组(ENw)四、曲果组(Nq)第八节 第四纪地层一、中更新世地层(Q彬)二、晚更新世地层三、全新世地层第三章 岩浆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基性一超基性岩一、地质特征二、岩相学特征三、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四、构造环境分析五、侵位时代探讨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一、杂多构造岩浆岩带花岗岩二、丁青构造岩浆岩带花岗岩第四节 火山岩一、火山旋回划分二、石炭纪火山岩三、早中二叠世火山岩四、三叠纪火山岩第五节 脉岩一、区域性脉岩二、相关性脉岩第四章 变质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中元古代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变履岩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三、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三节 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一、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二、脆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第四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变质岩一、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变质岩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五节 变质作用演化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第六章 专项地质调查第七章 遥感解译第八章 总结
第二章 地层第一节 中元古代地层第二节 石炭纪地层一、早石炭世杂多群(C1Z)二、加麦弄群(C2J)第三节 二叠纪地层第四节 三叠纪地层一、中三叠世结隆组(T2j)二、晚三叠世地层三、晚三叠世结扎群古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特征第五节 侏罗纪地层第六节 白垩纪风火山群一、错居日组(Kc)二、洛力卡组(Kl)第七节 古近纪一新近纪地层一、沱沱河组(Ei)二、雅西措组(ENy)三、五道梁组(ENw)四、曲果组(Nq)第八节 第四纪地层一、中更新世地层(Q彬)二、晚更新世地层三、全新世地层第三章 岩浆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基性一超基性岩一、地质特征二、岩相学特征三、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四、构造环境分析五、侵位时代探讨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一、杂多构造岩浆岩带花岗岩二、丁青构造岩浆岩带花岗岩第四节 火山岩一、火山旋回划分二、石炭纪火山岩三、早中二叠世火山岩四、三叠纪火山岩第五节 脉岩一、区域性脉岩二、相关性脉岩第四章 变质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中元古代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变履岩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三、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三节 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一、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二、脆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第四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变质岩一、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变质岩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五节 变质作用演化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第六章 专项地质调查第七章 遥感解译第八章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