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连煦著
页数:27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0362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在当下美国有关的中国制造形象与过去的华工形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延续、流变的复杂关联;在有关过去的华工与今日的外地农民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类似性。本书旨在揭示这些关联和类似,分析和论证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分割怎样通过人们的惯习差异、劳动力成本最优化、一般劳动工资标准、公民身份和就业权利、用工道德和人权标准来生成的,或者说,所谓的市场、阶级、阶层怎样镶嵌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具体的国籍、户籍和用工规定,以及人们的价值、语言、偏好、权利、利益、公平和机会感等等),蜕变成为国籍、族群、乡籍的身份成见。希望本书有助于对知识与权力、社会现实与社会想象、社会分层与族籍、乡籍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通过对华工、农民工、中国制造形象的流变和争论的追溯和分析,能够增进我们对于民族国家、全球化场景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竞争及人权指控的复杂意涵的理解。
作者简介
连煦:女,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人类学博士毕业,参与翻译出版《全球现代性之窗:社会科学文集》《冷漠的社会生成》,参与编辑整理“人类学讲堂”系列书稿。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在当下美国有关的中国制造形象与过去的华工形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延续、流变的复杂关联;在有关过去的华工与今日的外地农民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类似性。本书旨在揭示这些关联和类似,分析和论证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分割怎样通过人们的惯习差异、劳动力成本第一化、一般劳动工资标准、公民身份和就业权利、用工道德和人权标准来生成的,或者说,所谓的市场、阶级、阶层怎样镶嵌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具体的国籍、户籍和用工规定,以及人们的价值、语言、偏好、权利、利益、公平和机会感等等),蜕变成为国籍、族群、乡籍的身份成见。希望本书有助于对知识与权力、社会现实与社会想象、社会分层与族籍、乡籍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通过对华工、农民工、中国制造形象的流变和争论的追溯和分析,能够增进我们对于民族国家、全球化场景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竞争及人权指控的复杂意涵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