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传统养生学

封面

作者:杨祥全著

页数:589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77521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理论入手,如传统养生的概念、境界、目的、原则、理论基础等,阐释了中国古老的导引养生方法,并对饮食、起居、心理、呼吸、按摩、导引锻炼、季节、时辰地理等因素的养生方法进行了解读。文中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予以佐证,并进行批注、解释,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作者还在文中归纳总结了新的养生观点,如:养生五大流派、四大方法、三大法宝等。

作者简介

杨祥全,男,汉族。山东省茌平县人。精太祖长拳、陈式太极拳、洪洞通背拳,尤喜双手刀剑法和鞭杆技艺。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委员 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委员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委员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院长、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 出版《现代武术史》、《洪洞通背拳》、《津门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论丛》、《燕京武术》、《奥林匹克运动简明读本》、《中国传统养生概论》、《武术散打教程》等著作十五部;在《中州学刊》、《河南社会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中国武术:一个观念的历史形成》、《太极拳:表面兴盛下的生存危机》、《武术: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学问》、《洪洞通背拳:失传的太极长拳》、《津门武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等论文70余篇。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本书特色

★读了祥全的《中国传统养生学》这部洋洋数十万字的专著手稿,真是空谷足音,使我喜出望外。他收集和运用大量养生资料,秉持历史的观点,以文化来阐释养生学,使得养生学的背景更宽广,更有内涵,更有支撑和纵深感。可以说,这是一部人文主义科技的典范,它既有人文向度的抒怀,又有科技角度的钩玄。合而视之,它是一部文化养生学。
——李重申

★祥全的新著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认识,就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抽象和提炼,并注意到更能适合对大众普及教育的要求。如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中国传统养生的五大流派、四大内容、三大法宝以及中和运动养生观、反常态健身沦等。我以为,这本《中国传统养生学》就是一朵开放在传统养生学术研究百花园中的腊梅,但愿她带来的是“百花竞放春满园”。
——罗时铭

目录

李重申序
罗时铭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健康概念的历史演化
一、三维健康观的出现
二、四维健康观的提出
三、健康新标准与医学模式的转换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迁与高校的责任
一、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
二、对“伪气功”的整理与整顿
三、现代生活方式的体育化倾向与体育教师的责任
第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概念
一、“中国”的范围
二、动态、流动的“传统”
三、养生:保养生命
四、“中国传统养生”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基础及衰老学说
第一节 哲学基础
一、阴阳八卦
二、五行学说
三、天人合
第二节 中医学基础
一、藏象学说
二、经络学说
第三节 节 律、系统与全息理论
一、节 律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全息理论
第四节 人的自然寿命与衰老学说
一、人的自然寿命
二、人类的平均寿命
三、关于衰老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传统养生的五大流派
第一节 道法自然道家养生
一、先秦时期的道家养生思想
二、道教的贡献
三、玄学的探索与全真教的“性命双修”
四、道家养生法体系
第二节 德立延年儒家养生
一、先秦儒家养生思想
二、秦汉至隋唐儒家养生思想的调整与完善
三、宋明理学的“修德养心”
第三节 未雨绸缪中医养生
一、中医养生的元典:《黄帝内经》
二、《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三、中医养生思想的调整与完善
第四节 戒定生慧释家养生
一、“五戒十善”与止观法
二、慧能:直接面对事实本身的生存智慧
……
第四章 中国传统养生四大内容之“饮食养生”
第五章 中国传统养生四大内容之“起居养生”
第六章 中国传统养生四大内容之“心理养生”
第七章 中国传统养生四大内容之“导引养生”
第八章 中国传统养生三大法宝之“因人施养”
第九章 中国传统养生三大法宝之“因时施养”
第十章 中国传统养生三大法宝之“因地施养”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养生名著与名篇.
第十二章 养生——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传统养生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