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封面

作者:谭娟

页数:323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04369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导向,兼顾学科、学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三者的和谐统一。其中,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系统阐述了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着重对学前儿童生理特点、生长发育与保育要点、营养与膳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常见心理障碍及问题行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研究性;在讲授理论的同时,结合大量幼儿园保育实践经典案例,以实训项目的形式,按照“实训目标-实训内容与要求-实训过程-实训建议-实训评价”的体例指导学生开展技能实训,突出以培养学生保教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可作为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亦可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幼儿园教师,以及接受研究生课程班、学前教育函授班培训的学员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 人体概述
第二节 运动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第四节 循环系统
第五节 消化系统
第六节 泌尿系统
第七节 生殖系统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第九节 神经系统
第十节 感觉器官
思考与实训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育要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第三节 各年龄期儿童保育要点及护理措施
思考与实训

第三章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第一节 食物营养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营养
第三节 学前儿童集体膳食
第四节 学前儿童饮食卫生
思考与实训

第四章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一节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二节 常用护理技术
第三节 儿童急救术
思考与实训

第五章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治
思考与实训

第六章 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一节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保育员在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思考与实训
附录
参考文献

节选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1)三餐的热能分配要合理,供给要充足  中国营养学会为我国学前儿童制定了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标准,它是根据学前儿童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而确定的,反映了人类膳食的质量或合理营养需要达到满足的标准。随着对人类合理营养的深入认识和食品生产的不断发展,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标准也将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善。为了保证学前儿童健康成长,一般来说,供给学前儿童的热量和营养素可根据经济状况作调整和提高,但不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供给量标准。  (2)合理搭配产热营养素  儿童热能食物的选择,以粮谷为好。这既符合国情,又便于能量的代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粮谷类应占热能的50%-60%,其他可选用动物性食品、硬果类食品。  在婴幼儿膳食中,三种产热营养素在总热量的供给上应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一般建议,婴幼儿每日膳食中蛋白质所供给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5%-60%。  (3)科学搭配食品,提高膳食的营养效益  由于种类不同和化学结构各异,营养素之间有许多互补作用,单一进食是不科学的。有些食品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使人体更有效地吸收营养,而有些食物是相克的,同时食用能互相排斥,减弱吸收营养的效果,如矿物质铁是人体十分难以吸收的,如果饭后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一杯橙汁或山楂饮料,则可以提高膳食中铁的吸收,但若同时喝茶水则会影响铁质的吸收。可见,在进食或加工食品时,品种越多,营养素就越多,而它们之间的互补机会也就越多,从而达到了提高膳食的营养效益的目的。  (4)膳食的酸碱性要平衡    食品在生理方面分酸性和碱性。常见的动物食品、粮谷食品均属酸性,蔬菜和水果等属碱性。目前,膳食中动物食品增多,主食中谷物较多,所以酸性食物占主导地位。人体血液偏酸性后,容易形成酸中毒,诱发各种疾病,后果十分危险。在酸、碱性食物搭配过程中,尤其应该控制酸性食物的比例,保证儿童生理上的酸碱平衡,这也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利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5)科学地进行食品加工和掌握烹调方法  平衡膳食除了要求对食物的搭配要符合科学性以外,在食品加工和烹调方法方面也要求讲究科学性。例如按科学的方法切洗蔬菜,掌握好烹调的火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素。学前儿童的味蕾很发达,味觉很敏感,他们不仅对食物的甜、酸味敏感,而且对苦、咸和有异味的食物也很敏感。凡不适合儿童口味的食物,都会降低孩子的食欲。食物经过烹调加工,可以减小体积,改变形状,增加美味,使色、香、味、形符合学前儿童的感官要求,增进其食欲。但如果烹调加工中没有掌握食物的营养特性,则会使营养遭到损失和破坏。所以,注意科学的加工是学前儿童膳食的重要要求。  (二)选择食物的原则及搭配  1.选择食物的原则  每个人选择食物的习惯有所不同。有的是依据食物的营养价值来进行选择,有的是按照各自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来选择,但更多人是依据自己对某些食物的喜好和口味来选择。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选择食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食物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选择食品的优先原则。进食不安全和不卫生食物,不仅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尤其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选择安全性食物尤为重要。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均给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了减少食物的不安全因素,应尽量选择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安全食品,或者尽量避免选择容易出现过量农药残留的品种(如韭菜等)。  (2)食物的营养性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富含营养素的食物,以便在有限的食物摄人中获得更多的营养。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类食物,也是有差异的。例如,猪肉(里脊)与牛肉(里脊)比较,猪肉含热能150千卡,蛋白质19.6克,脂肪7.9克;牛肉含热能134千卡,蛋白质22.3克,脂肪5.0克。显而易见,选择吃牛肉要比吃猪肉能获得更多的蛋白质,更少的脂肪和热能。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