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孔子家语译注-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精编本

封面

作者:高志忠

页数:27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01154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本系列丛书在总目编选上,收入中国国学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为节选,共分为十卷三十四篇,包括《相鲁第一》《始诛第二》等篇。
三、本书编辑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引导其向善、明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人生有根。
四、本书相传由三国时期王肃所作,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礼”与“德”的思想,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
五、本书根据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和水平,选编对其成长有益的篇章,所选篇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培养当代青少年友善、仁爱、守礼、修身的品质。
六、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成长所需,先列“篇章大意”,再列“正文”“注释”“译文”,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每卷之后设置“品读思考”,全书最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和“读后感”。
七、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青少年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作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则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把本书的具体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作者简介

总策划简介:
徐国静,孔子基金会全球文化大使,著名教育专家、演说家。
译注者简介:
高志忠,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与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作协文学创作出版工程项目等课题多个。

本书特色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
◎要重点把握孔子思想体系中“礼”的作用。孔子认为,要想成就“仁”,就应该“克己复礼”,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祛除内心的杂念和私欲,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按照社会礼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应尽的义务,各奉其事,各司其职。孔子对“礼”的看法对当今社会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礼仪既是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道德与情操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社会综合实力、道德风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的礼仪规范,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为一个明礼、守礼、用礼的人。
◎重点了解孔子对于“修身”的看法。孔子认为“修身”的关键是修德。一个人如果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就没有教养和涵养,无以立身;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努力锤炼个人品德的修养、经常自省以完善自身的人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为青少年。《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3个阅读要点◎要深刻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中“仁”的概念。“仁”,就是爱人,它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内涵极为丰富,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孔子认为“温良者仁之本也”,温和善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大到治理国家的理念,孔子认为要“泛爱众”,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国家实行仁政,爱护人民,人民自然会敬重拥护它,同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修养仁德,培养自己善良、仁义的品格,那么人与人之间必定能够和谐共处,社会也将得以和谐发展。
◎要重点把握孔子思想体系中“礼”的作用。孔子认为,要想成就“仁”,就应该“克己复礼”,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祛除内心的杂念和私欲,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按照社会礼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应尽的义务,各奉其事,各司其职。孔子对“礼”的看法对当今社会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礼仪既是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道德与情操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社会综合实力、道德风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的礼仪规范,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为一个明礼、守礼、用礼的人。
◎重点了解孔子对于“修身”的看法。孔子认为“修身”的关键是修德。一个人如果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就没有教养和涵养,无以立身;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努力锤炼个人品德的修养、经常自省以完善自身的人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为青少年。
2个知识要点
◎通过形象传神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他粗犷耿直、率性而为的性格在文中多有体现。在《致思第八》中,子路担任蒲地县令时,孔子派子贡阻止子路给民众发放食物,子路听后不但“忿不悦”,并且立即跑去质问孔子“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其鲁莽轻率的性格可见一斑。
◎文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对比、设问、反问等,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执辔第二十五》中,孔子说“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他把“治国”比作驾车,把“德法”比作“衔勒”,形象地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构思巧妙,使得枯燥的说理显得灵动而不乏深刻。
1个成长要点
◎《孔子家语》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礼”与“德”的思想。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懂得友善、爱人,而且要时刻反省自己,祛除内心的杂念和私欲,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社会礼法的规范。孔子以一生践行的品德教育我们,做人应当与人为善,懂礼守礼,文明做事,诚实做人。

目录

卷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五仪解第七
卷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辩政第十四
卷四
六本第十五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六
执辔第二十五
论礼第二十七
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布衣中走出的无冕之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孔子家语译注-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精编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6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