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国大师文库(第五辑)---中国散文史

封面

作者:陈柱

页数:286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02493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柱中国散文史》史记·韩非列传》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契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公于非之著书之故,一则日疾,再则日悲,可见韩非著书之动机,与其师苟卿之著书原出于发愤如一辙也。《汉志·韩子》五十五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柱(1890-1944),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 

本书特色

《陈柱中国散文史》史记·韩非列传》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契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公于非之著书之故,一则日疾,再则日悲,可见韩非著书之动机,与其师苟卿之著书原出于发愤如一辙也。《汉志·韩子》五十五篇。

目录

序第一编 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夏商周秦)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为治化而文学时代之散文(自夏商至春秋)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夏代散文 第三节 殷代散文 第四节 周初散文第三章 由治化时代而渐变为学术时代之散文(春秋时代)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学术大师孔老之散文 第三节 史传家左丘明之散文第四章 为学术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战国)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阴阳家之散文 第三节 墨家墨子之散文 第四节 儒家孟苟之散文 第五节 道家庄周之散文 第六节 法家韩非之散文 第七节 名家公孙龙子之散文 第八节 杂家之散文( 第九节 纵横家苏张之散文 第十节 钟鼎文学家之散文第五章 反文化时代之散文(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反文学者李斯之散文第二编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两汉三国)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由学术时代而渐变为文学时代之散文(两汉)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辞赋家之散文 第三节 经世家之散文 第四节 史学家之散文 第五节 经学家之散文 第六节 训诂派之散文 第七节 碑文家之散文第三章 为文学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汉魏之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三曹之散文 第三节 建安七子之散文 第四节 吴蜀之散文第三编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晋及南北朝)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藻丽派之散文 第二节 帖学家之散文 第三节 自然派之散文 第四节 论难派之散文 第五节 写景派之散文第四编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唐宋)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古文家先锋元结之散文 第二节 古文大家韩柳之散文 第三节 韩门难易两派之散文(附孙樵) 第四节 矫枉派之散文 第五节 艰涩派之散文 第六节 浅易派之散文 第七节 晚唐五代之散文 第八节 宋古文六家之散文 第九节 道家学之散文 第十节 民族主义派之散文第五编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明清)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明真复古派前后七子之散文 第二节 反七子派之散文 第三节 明独立派之散文 第四节 清代桐城派之散文 第五节 清维新以后之散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国大师文库(第五辑)---中国散文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6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