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

封面

作者:何贵彦

页数:389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10599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它把风景看成是文化力量的工具,是创建国家和社会认同感的核心工具。文章重点考察风景流通的方式:风景如何成为交换媒介、视觉占有的地点、身份形成的焦点。每篇文章视角独到又相互关联,并彼此深化,反映出人类风景体验的复杂内涵。

目录

社会风景
文化记忆与视觉中的政治
都市景观与后现代性
传统的复活与文化现代性的表征
隐喻与象征
日常与现实

节选

  3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以此为标志,反“右”斗争开始。这次运动在美术界所产生的影响,就是艺术家要首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自己的文化态度,在创作上则不要触及政治意汉形态这条底线。在后来美术界发生的各种批判中,石魯的“黑画”事件最能体现这种禁忌所具有的破坏力。1962年,《美术》杂志第4期干U登了署名为孟兰亭的信,认为石鲁近年来的创作脱离了传统,“不讲究骨法用笔,充其量而言。有墨而无笔,远不见马夏,近不见四王;乍看似不差,细看则无甚意味了”,并且有一种“野、怪、乱、黑”的倾向。炉’如果说石鲁的“黑画”主要涉及到视觉禁忌的话,那么,1974年在沿着“文艺黑线专政”路线之后发起的批判“宾馆画”“出口画”的另一场“黑画”运动,就是一场纯粹的政治运动。在这股“极左”的浪潮中,题材是否契合政治诉求成为了关键。当然,这次运动的开端可以溯源到“文化大革命”发起的“五…六通知”,之后,红:I士兵和造反派就在文艺领域掀起了批斗虐资派与反对学术权威的运动。  按照,一般的艺术发展规律,倘若禁忌形成,其背后就蕴藏着一.股反作用力。在20世纪70年代,“风景叙事”重新回到艺术创作中,并出现了以形式与审美为主体的风景。1979年7月7曰,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举行了“无名画会”的艺术展。在这个展览上,人们看不到过去那些司空见惯的主题先行的作品,相反是一一些人物、静物写作,以及大量的风景写生。这批作品远离政治主题,完全摒弃了“红光亮、高大全”的视觉机制,对于那些看惯了革命现实主义风格的观众来说,它们带给人的是一一种久违的亲近感。日常的视角回来了,质朴的现实回来了,风景也重返人们的视野中。  20世纪60年代韧,赵文量在北京结识了杨雨澍、石振宇、张达安等艺术家,他们栢约一起,聚集在北京的八一十胡公园、紫竹院公园、北海公园、郊外的香山等地写生。1973年前后,一批志趣桕投的年轻艺术家如张伟、李珊、马可魯、史习习、壬爱和加入进来,形成了当吋称为“玉渊潭画派”的绘画群体,在1979年成立“无名画会”吋,他们成为了核心。“无名画会”的艺术家反感僵化、教条的艺术创作,他们要打破禁忌,走向现实。走向自然,追求乎实、质朴的艺术风格。赵文量曾回忆,“一次他为了克服自己面对风景时的困惑,随意地把托在手里的小画箱倒置地画了一幅画,画时的感觉很轻松,慢慢地就此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当然不是再继续地倒置画箱去画画,而是用随意轻松的方式去画画,但他强调,这不是主观地去画画,而是通过主动地画去感受到自然。”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5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