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上海俗语图说-续集

封面

作者:汪仲贤文;许晓霞图;钱乃荣,黄晓彦

页数:318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1179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汪仲贤、许晓霞在《上海俗语图说》之后,几乎很少人知道其还撰有“续集”,我们通过悉心挖掘并首次整理出版。“续集”刊发连载于《社会日报》,共328期,计125篇上海话俗语文章。“续集”秉持原有特色,依然采用“一条俗语,一段故事,一幅漫画”的形式,篇中俗语具生动故事情节,有的有典故可寻;漫画夸张形象地展示俗语内涵。内容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此次整理出版,完全按照当时文章刊发顺序编排,除对明显错字做了更正外,尽最大限度地再现文章的原来的语言文法及时代历史风貌,不仅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而且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兼具一定的文史价值。同时新版增加了上海话俗语篇目索引,更加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此为“上海话俗语系列”之一,该系列共包括五部作品:《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俗语图说续集》《洋泾浜图说》《上海话俗语新编》《海派俗语图解》。

作者简介

钱乃荣,上海人,1945年出生。著名语言学家,沪语研究专家,从事汉语语言学、方言学和海派文化研究。上海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语言学会副会长等。现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成果载于中国语言学会编写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专著有《当代吴语研究》《上海语言发展史》《现代汉语研究论稿》《上海方言》《上海话大词典》《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著作研究》等,开发制成“上海话输入法”。

黄晓彦,上海大学出版社编辑,策划编辑出版了《自学上海话》《新上海人学说上海话》《小学生学说上海话》《上海话童谣》以及“上海话俗语系列”等十多部“上海方言”题材图书。编撰有《上海旅游经典》《The Easy Guide to Enjoying Shanghai》等。

汪仲贤(1888—1937),近代上海俗语研究大家,出版有《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俗语图说续集》。汪仲贤原名汪效曾,又名优游,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作家。早年在上海民立中学读书,后求学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弃海军而演文明戏。1905年起先后组织业余新剧团体文友会、开明演剧会等,饰角登台,清末民初活跃在上海剧坛。辛亥革命时期参加职业新剧团体。1910年底,参加由任天知发起,聚集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我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进化团”,演出所谓“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早期的创作与演出模式。“五四”时期与茅盾等组织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并出版《戏剧》月刊,还积极从事新型小报的编辑和撰述。有影响的作品如《我的俳优生活》《倒灶室笔谈》《恼人春色》等。

本书特色

汪仲贤、许晓霞在《上海俗语图说》之后,几乎很少人知道其还撰有“续集”,我们通过悉心挖掘并首次整理出版。“续集”刊发连载于《社会日报》,共328期,计125篇上海话俗语文章。“续集”秉持原有特色,依然采用“一条俗语,一段故事,一幅漫画”的形式,篇中俗语具生动故事情节,有的有典故可寻;漫画夸张形象地展示俗语内涵。内容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
  此次整理出版,完全按照当时文章刊发顺序编排,除对明显错字做了更正外,尽最大限度地再现文章的原来的语言文法及时代历史风貌,不仅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而且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兼具一定的文史价值。同时新版增加了上海话俗语篇目索引,更加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此为“上海话俗语系列”之一,该系列共包括五部作品:《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俗语图说续集》《洋泾浜图说》《上海话俗语新编》《海派俗语图解》。

目录

一拔蜡烛头
二火烛小心
三玻璃杯
四阳春加二
五另有一张弓
六老实三扁担
七偷冷饭
八一扫帚甩杀十八只蟑螂
九杀千刀
一o摸摸屁股
一一蒲鞋出髭须
一二扫帚颠倒竖
一三姜太公钓鱼
一四跳加官
一五上火山
一六木龙头
一七痴子望天坍
–1\白相
一九黄鱼头
二0脱帽子
二一徐大老爷
二二告阴状
二三鞋子勿落样
二四滑头麻子
二五摘台形
二六撤松香
二七忘记时辰八字
二八骑两头马
二九嚼蛆
三0礼拜九
三一大英照会
三二拣佛烧香
三三大名件
三四叫开
三五捧卵子过桥
三六牙签主义
三七抖叉袋底
三八出门勿认货
三九倒胃口
四自瘸不觉臭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上海俗语图说-续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5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