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公共服务外包之隐性进入壁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封面

作者:邓金霞著

页数:29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081314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外包。本书着重探讨了隐形进入壁垒的形成,进而解释了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合作边界闭合的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邓金霞,山西汾阳人,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合作治理、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务员管理。先后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上海哲社系列课题“上海公共文化供给形式多样化研究”,以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等。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后,公共管理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外包。作为一种跨界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公共服务外包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搞得如火如荼,而在我国则尚处于探索阶段,政府的边界依然比较封闭。自1995年上海罗山市民会馆筹建至今,公共服务外包在中国可以说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里程。尽管如此,这一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即便像上海这样的先发地区,目前尚无全市层面统一的制度规范,跨界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推进范围总的来说是有限的。作为一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公共服务外包的进展为何如此缓慢?这当中存在哪些问题?推进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共服务外包之隐性进入壁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作者邓金霞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公共服务外包实践中普遍且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目录

序言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目的与观点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综述 四、思路、结构与方法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组织网络理论 二、显性进入壁垒 三、隐性进入壁垒 四、身份—效用分析框架第三章 公共服务外包的四种类型:基于边界的开放性 一、上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总体情况 二、体制内紧密型:以上海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为例 三、体制内独立型:以上海绿化环卫养护服务招投标形式化为例 四、体制外紧密型:以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的进人为例 五、体制外独立型:以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进入为例 六、本章小结第四章 隐性进入壁垒形成与变化的机理 一、显性进入壁垒的影响 二、主体间身份联系的影响 三、主体效用偏好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第五章 开放而有序地推进公共服务外包 一、目标与原则 二、优化整体运行环境 三、完善整体运行机制第六章 结语 一、问题回顾 二、主要发现 三、本书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公共服务外包之隐性进入壁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5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