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22 国家教师资格 考试专用教材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封面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00467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2022 国家教师资格 考试专用教材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全书依据考题情况,设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体育专业技能知识,第三部分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本书针对考试常考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配有相应考题供考生参考;总结近七年考点的考查频次和命题角度,帮助考生了解有关知识的历年考查情况,明确复习重点;在强化练习模块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考生通过练习检查复习效果。

相关资料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整体考情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学段必考科目。该科目考试一般于考试当日16:00—18:00举行,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一、试卷概况
试卷的满分为150分,共包含41道题,以四种题型考查。其中,单项选择题35道,每道题2分,共70分;简答题3道,每道题10分,共30分;案例分析题2道,每道题15分,共30分;教学设计题1道,共20分。
二、考查内容
考试内容集中于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专业技能知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三大模块。
三、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题。考点比较分散,各个章节都有所涉及,其中考查频次最高的是体育基本理论知识(除运动训练学)。在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基本概念和原理。
(2)简答题。考点集中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两个模块。
(3)案例分析题。每一题给出一段关于教学情境的材料,下设两问,一般第1问要求评析教师或学生的行为,第2问要求谈具体措施或原则。考点集中在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模块。
(4)教学设计题。教学设计题除考查考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外,还考查考生将这些知识组织成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从考查内容来看,田径中的跑、跳,篮球中的运球、投篮和传接球是重点。
注:本书第三模块第二章第八节对教学设计题的作答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四、模块解读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整体考情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学段必考科目。该科目考试一般于考试当日16:00—18:00举行,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一、试卷概况
试卷的满分为150分,共包含41道题,以四种题型考查。其中,单项选择题35道,每道题2分,共70分;简答题3道,每道题10分,共30分;案例分析题2道,每道题15分,共30分;教学设计题1道,共20分。
二、考查内容
考试内容集中于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专业技能知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三大模块。
三、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题。考点比较分散,各个章节都有所涉及,其中考查频次最高的是体育基本理论知识(除运动训练学)。在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基本概念和原理。
(2)简答题。考点集中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两个模块。
(3)案例分析题。每一题给出一段关于教学情境的材料,下设两问,一般第1问要求评析教师或学生的行为,第2问要求谈具体措施或原则。考点集中在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模块。
(4)教学设计题。教学设计题除考查考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外,还考查考生将这些知识组织成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从考查内容来看,田径中的跑、跳,篮球中的运球、投篮和传接球是重点。
注:本书第三模块第二章第八节对教学设计题的作答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四、模块解读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本模块知识点单项选择题的学科考查顺序一般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的考查频率较低,近几年未考查过。简答题基本只在第36题考查。案例分析题经常会穿插考查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单项选择题中涉及的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的常考题目数量为5~6题;运动生理学知识点的常考题目数量为6~7题;体育保健学知识点的常考题目数量为6~7题;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常考题目数量为0~2题。
2.体育专业技能知识
本模块知识点单项选择题的学科考查顺序基本固定,为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且题量也固定,分布在26~31题。案例分析题经常会穿插考查运动项目知识点,如某技术动作出现错误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技术动作要领。田径项目的考查重点为技术动作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及动作重难点;篮球项目的考查重点为基本技术的动作分析以及战术基础配合;足球项目的考查重点为犯规的判罚及技术动作的结构分析;排球项目的考查重点涉及较多,主要有竞赛规则、技术动作的结构分析及教学重难点、运动战术等;体操项目的考查重点为专业术语、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及运用;武术项目的考查重点为腿法,礼法,套路教学方法,长拳、太极拳的技法特点等。
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1)课程标准
本部分知识点单项选择题的常考题目数量为0~2题,通常在最后4题进行考查。简答题主要考查课标内容,通常在第37~38题进行考查。案例分析题通常将课标内容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内容结合进行考查。
(2)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本部分知识点单项选择题的学科考查重点不固定,但大部分以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考查为主,考查题目集中在32~35题。简答题基本在第37、38两小题考查,以对教学评价的考查居多。案例分析题每年至少考查1道大题,主要是把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这三章的知识进行糅合,以对课的分析为主。教学设计题每年固定考查
1道大题,也是把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这三章的知识进行糅合,以对课的设计为主。
第一部分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运动解剖学
第一节绪论
一、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隶属运动人体形态科学范畴。
二、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三、解剖学方位术语
为了准确表达运动的人体结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中人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关系,以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为基准,定出下列解剖学方位术语(如图1-1-1)。
1.内侧与外侧
内侧与外侧是描述人体各部位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位置关系的术语。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人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2.近侧与远侧
近侧与远侧是描述四肢与躯干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近侧是指距肢体与躯干的连接处较近者,远侧是指距肢体与躯干的连接处较远者。
3.尺侧与桡侧
尺侧与桡侧是依据前臂的尺骨与桡骨排列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尺侧是指前臂的内侧,桡侧是指前臂的外侧。
4.胫侧与腓侧
胫侧与腓侧是依据小腿的胫骨与腓骨排列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胫侧是指小腿的内侧,腓侧是指小腿的外侧。
记忆口诀
内尺外桡
内胫外腓
5.内与外
内与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图1-1-1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
四、人体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人体关节运动时一般都绕这三个轴转动。同时,人体还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切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如图1-1-2)。
图1-1-2人体的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一)人体基本切面
1.矢状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及冠状面互相垂直。其中,经过人体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
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与水平面及矢状面互相垂直。
3.水平面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是指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矢状面及冠状面互相垂直。
(二)人体基本轴
1.垂直轴
垂直轴是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垂直轴做内旋或外旋运动。
2.冠状轴
冠状轴或称额状轴,是呈左右方向,并与前两轴相互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
3.矢状轴
矢状轴是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矢状轴做外展或内收运动。
记忆口诀
上下方向——垂直轴;上下两部分——水平面。
前后方向——矢状轴;左右两部分——矢状面。
左右方向——冠状轴(额状轴);前后两部分——冠状面(额状面)。
第二节人体的基本构成
一、细胞与细胞间质[考频·单选题最2]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1.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特化的薄膜,又称质膜,由磷脂质双层分子构成,而双层磷脂间夹有蛋白质分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以及少量糖类。细胞膜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
2.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包括基质、细胞器、包含物三部分。
(1)基质
基质是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没有固定的形态,含有维持生命现象所需的基本物质;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也是整个细胞运作的主要场所。细胞器和包含物悬浮在基质中。
(2)细胞器
细胞器是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且在细胞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细胞器的各组成部分如表1-1-1所示。
表1-1-1细胞器的各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结构特征
线粒体 由双层膜构成,内含DNA与RNA,能进行自体复制;是生物氧化的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其主要功能是协助细胞呼吸,产生细胞直接使用的能量物质腺苷三磷酸(ATP)
内质网 由部分细胞核核膜向细胞质延伸形成的相互连通的小管和囊袋所构成的呈迷宫状的囊泡。根据其表面是否附着有核蛋白体,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和滑面内质网两种
高尔基复合体 由许多扁平囊、小泡和大泡三部分组成的网状囊泡,是细胞内的运输和加工系统
溶酶体 单层膜的囊状结构小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消化、分解和吞噬进入细胞的各种物质和异物等,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中心体 位于细胞核附近,由两个中心粒组成。中心粒由两组相互垂直的微管组成。中心体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3)包含物
细胞内还含有糖原、脂类、色素及蛋白质等物质,它们统称为包含物。
3.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成分,携带遗传物质。人体除成熟的红细胞外均有细胞核。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染色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控制细胞代谢、分化和繁殖等。每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但也有细胞是双核的,如肝细胞。有的细胞甚至有100个以上的细胞核,如骨骼肌细胞。
命题角度
单选题: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征、生理作用。
真题示例
1.(2022下·单选)ATP与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分别是()。
A.高尔基体、内质网 B.线粒体、内质网
C.高尔基体、核糖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
2.(2018上·单选)细胞器是位于细胞质内的微小器官,下列哪一细胞器是生物氧化的场所?()
A.核蛋白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线粒体
【答案】1.B2.D
(二)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是存在于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是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产物。细胞间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外部环境,具有支持、连结、保护、营养、转运等作用。
二、人体基本组织[考频·单选题最4]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它是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胞群体。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细胞构成,是衬贴或覆盖在其他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包括皮肤的表皮,口腔、咽食管的表面等。其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它具有保护、吸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由中公教育图书研发团队根据历年考题考查情况编写,力求帮助考生把握复习要点,具备以下特色。
特色一:细化考情,层层深入,突出备考针对性
本书编者以历年真题为依据,从目录到章页,再到考点,层层深入,通过考查频次、命题角度等不同维度帮助考生了解命题规律,把握考查重点,关注考情变化。
特色二:细分版块,处处提点,凸显助考实用性
本书编者设置多个版块,在考点讲解的基础上拾遗补缺,提示重点,总结要点,直击难点,指导方法,帮助考生打磨利器,全面备考。
特色三:配备图书精讲课,扫描封二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
本书特对关键词句以波浪线突出显示,提示考生注意。

目录

目录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整体考情/1
第一部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章运动解剖学/4
第一节绪论/4
第二节人体的基本构成/7
第三节运动系统/11
第四节消化系统/28
第五节呼吸系统/30
第六节心血管系统/32
第七节神经系统/36
第八节内分泌系统/43
人体基本切面和基本轴/5消化腺/29
细胞/7肺/31
结缔组织/9心/32
骨/11血液循环途径/35
关节/14中枢神经系统/36
人体主要骨连结/17周围神经系统/37
骨骼肌/19人体主要内分泌腺/43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27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45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49
第一节绪论/49
第二节骨骼肌机能/51
第三节运动与循环机能/57
第四节运动与呼吸/63
第五节运动与免疫/67
第六节运动时的能量代谢/69
第七节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71
第八节身体素质(体能)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73
第九节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81
第十节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本质及形成过程/85
第十一节环境与运动/88
第十二节运动处方/89
肌肉的收缩原理/51牵张反射/71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53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72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55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73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56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77
血细胞/57赛前状态/81
血管生理/59进入工作状态/8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1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86
气体交换/65冷热环境与运动/88
三大能源系统的特征/69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89
第三章体育保健学/94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94
第二节运动与营养/95
第三节体育运动医务监督/101
第四节运动性病症/107
第五节运动损伤/117
基础营养/95肌肉痉挛/110
自我医务监督/101运动性中暑/113
学校体育医务监督/102运动损伤的发病原因/117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104运动损伤的病理和处理/118
晕厥/107运动损伤的急救/119
运动中腹痛/110常见的运动损伤/126
第四章体育概论/133
第一节体育功能/133
第二节体育过程/134
第三节体育手段/136
第四节体育文化/139
第五节体育发展趋势/141
体育的本质功能/133体育运动技术/137
体育过程的要素/135奥林匹克文化/140
身体运动/136
第五章学校体育学/145
第一节绪论/145
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体育训练/149
第三节体育教师/151
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146课余体育训练/150
学校体育的功能/147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151
第六章体育心理学/154
第一节绪论/154
第二节注意/155
第三节运动兴趣/157
第四节运动动机/159
第五节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162
第六节运动中的心理干预方法/164
第七节运动技能的学习/165
第八节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67
第九节攻击性行为与领导行为/170
第十节体育学习策略/171
第十一节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173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54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165
Nideffer注意模型/156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167
运动兴趣的分类/158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168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60攻击性行为/170
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164体育学习策略的分类/171
第七章运动训练学/177
第一节竞技体育/177
第二节运动训练的方法/178
竞技体育的概念及构成/177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78
第二部分体育专业技能知识
第一章足球/182
第一节足球运动基本技术/182
第二节足球运动基本战术/188
第三节足球运动竞赛/190
踢球/183防守战术原则/189
停球/186犯规及不正当行为/191
第二章篮球/194
第一节篮球运动基本技术/194
第二节篮球运动基本战术/198
第三节篮球运动竞赛/202
传接球/194防守战术的基础配合/199
运球/196半场人盯人防守/201
进攻战术的基础配合/198常见犯规及违例/202
第三章排球/206
第一节排球运动基本技术/206
第二节排球运动基本战术/212
第三节排球运动竞赛/214
发球/207排球运动战术的分类/212
垫球/209阵容配备/212
正面传球/211排球运动集体战术/213
第四章体操/218
第一节体操运动基本知识/218
第二节保护与帮助/219
第三节体操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220
体操竞赛项目/218常见的技术类体操项目/223
队列队形/220
第五章田径/228
第一节田径运动基本技术/228
第二节田径运动竞赛/238
短距离跑/228跳跃/232
跨栏跑/231投掷/236
第六章武术/242
第一节武术运动基本动作/242
第二节武术运动常见项目/245
基本手形与步形/242长拳/245
抱拳礼/244太极拳/247
第三部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第一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节选)/252
第一节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52
第二节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53
第三节课程结构与实施建议/255
学科核心素养/253教学计划制订建议/256
学分/256学分评定/257
第二章体育教学设计/260
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概述/260
第二节体育教学计划/262
第三节体育教学目标/265
第四节体育教学主体/268
第五节体育教学过程/270
第六节体育教学模式/271
第七节体育教学策略/275
第八节体育教学方案/276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261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263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结构/271
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265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模式/273
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268体育课的结构/276
第三章体育教学实施/285
第一节体育教学概述/285
第二节体育教学组织/290
第三节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的控制/292
第四节体育教学方法/294
体育教学的规律/285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控制/293
体育教学的基本矛盾/288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294
分组教学/290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294
体育课密度的概念/292
第四章体育教学评价/304
第一节体育教学评价概述/304
第二节体育学习评价/306
第三节体育教师教学评价/312
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304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313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307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314
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309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22 国家教师资格 考试专用教材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