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编
页数:481+478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59980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其学术视野有很强的国际性和世界性。但作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发展,作者认为首先要面对的是本土化的研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拿西方的工具来做我们自己的研究,第二是改造这一工具让它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人的研究贡献给世界,为世界人类学的研究拓展更加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这是作者的想法,也是《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人类学文丛: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套装上下册)》写作的宗旨。
本书特色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其学术视野有很强的国际性和世界性。但作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发展,作者认为首先要面对的是本土化的研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拿西方的工具来做我们自己的研究,第二是改造这一工具让它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人的研究贡献给世界,为世界人类学的研究拓展更加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这是作者的想法,也是这本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编的《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上下)》写作的宗旨。
目录
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从格尔茨反思到艺术自觉:普世与特殊的中和“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器”与“道”新时期中国田野研究反思从人类学角度看非西方艺术定义论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学科建设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背景与发展探析当代艺术人类学理论的自主性表达费孝通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艺术人类学本土化观念反思艺术中的变形问题研究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当代田野调查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非一文化与非一艺术:原住民绘画原真性论争中国墓室壁画的重生信仰与儒教文化生态的紊乱与人文品格的异变探微
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研究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南传佛教语境下的孔雀舞展演及其族群文化认同多维视角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时代解读性别因素影响下羌族舞蹈的审美与认同何为舞蹈创作美学之条件浅谈古典舞的舞蹈身体语言审美判断从《舞蹈美育书简》看舞蹈美学和人类学舞蹈“语境”谈西南少小民族的大智慧与信仰坚守艺术人类学视阈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发展的必要性探析田野中的舞蹈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中的价值礼与闹:论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贵州苗族舞蹈的场域性和生态性“土著”生命与舞蹈语言北京舞蹈群落的现代舞种的生态分析从神坛迈人世俗关于彝族烟盒舞活态传承途径的若干思考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理白族佛教法舞研究民间乐舞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拼贴·融合·蜕变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基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现状广西毛南族肥套仪式的田野呈现与文化解读
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研究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南传佛教语境下的孔雀舞展演及其族群文化认同多维视角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时代解读性别因素影响下羌族舞蹈的审美与认同何为舞蹈创作美学之条件浅谈古典舞的舞蹈身体语言审美判断从《舞蹈美育书简》看舞蹈美学和人类学舞蹈“语境”谈西南少小民族的大智慧与信仰坚守艺术人类学视阈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发展的必要性探析田野中的舞蹈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中的价值礼与闹:论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贵州苗族舞蹈的场域性和生态性“土著”生命与舞蹈语言北京舞蹈群落的现代舞种的生态分析从神坛迈人世俗关于彝族烟盒舞活态传承途径的若干思考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理白族佛教法舞研究民间乐舞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拼贴·融合·蜕变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基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现状广西毛南族肥套仪式的田野呈现与文化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