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化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产业发展

封面

作者:王曙光著

页数:344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9116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复兴和文化产业繁荣的崭新时代,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乃是文化复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本书从经济学、文化学和美学诸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多维度跨学科研究,对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资本提出了系统性政策框架。本书广泛涉及乡土美学、工艺美学、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艺与古村落保护、城市文化品格及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文化治理与全球文化治理等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回归和文化复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中国扶贫》《中国经济》《中国论衡》《中国农村》等经济学著作二十余部,并出版《老子心诠》《论语心归》《周易心解》《孟子心证》等多部思想文化史著作。

本书特色

文以化人 文化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包含着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必须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我们是谁,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文化属性是什么,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将来要到哪里去。一国之竞争力,以经济为其奠基,也以文化为其根本。有文化之“根”与“本”,则国运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所以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本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者十余年来关于文化产业问题以及文化与美学问题的 16 篇学术文章和演讲,既有对文化经济学和文化产业层面的探讨,也有对文化人类学、哲学和美学(尤其是工艺美学)层面的探讨。相信本书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文化心理—文化产业—文化治理—文化软实力”四位一体学术框架

文以化人:文化乃一国之“根本”

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中国人文化心理的调适与嬗变

从“百姓日用”到“文化治理”:文化的诸层面

全球文化治理、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话语权

结论:构建“文化心理—文化产业—文化治理—文化软实力”四位一体学术框架

第二章 文化自觉与文化产业

文化观:内涵与特性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的层次与定位

文化产业的系统性政策支撑

第三章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切

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能力决定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经济高速发展期的人文关切与人文精神塑造

第四章 回归乡土:中国乡土美学的重构

引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空间形态的变迁

在传统农业文明中发现中国农业美学

在传统乡村文化中发现中国乡土美学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与乡村公共生活的空间承载

小结:留住乡愁、回归乡土、复兴乡村

第五章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复兴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产业振兴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土文化复兴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伦理—治理重建”

构建“多元参与机制”,促进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

展望:打造崭新的乡土文明

第六章 传统工艺美术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活化与机制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保护”与“以物为本的

保护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生产者的再生产”

创造一种可以使民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第七章 传统工艺美术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引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先秦以来中国手工艺术的发展脉络与传承体制

西方工艺美术运动对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启发

工业化时代的传统工艺美术:工艺、艺术与工业的平衡

传统与现代: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融汇现代技术与现代设计理念

文人的参与工艺美术的兴起

从民间工艺美术中汲取艺术营养提升艺术水准

结论:迎接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八章 中国工艺美术的学科建构、学术表达与产业互动——以中国漆学为例

中国漆艺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中国漆学的发展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中国漆学要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中国漆学要处理好工艺、美术与人文的关系

中国漆学教育的核心机制

中国漆学教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表达体系的建构

第九章 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与哲学探究

人本主义工艺美学:源

人本主义工艺美学:流

儒:理性主义与德性主义

道:自然主义与平民主义

墨:实用主义、民本主义与禁欲主义

文与质

巧与拙

道与器

趣与童心

生活美学与劳动美学

三流归一、与古为新

第十章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学与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学与文化资本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学:起源、特征与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学:产业视角

展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的少数民族工艺美学

第十一章 工艺之道与文化自觉:美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探究

文化自觉与柳宗悦的工艺美学思想

“民艺”:大众的工艺美学与生活中的工艺美学

戒我执:“他力—自力”“机械—自然”张力下的工艺美学

工艺美学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社会组织与经济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追寻工艺之道:人类的异化与人类的未来

第十二章 溯源归本,温故出新:中国人文精神的回归

西学东渐与中国人文精神的复归

隔阂与遮蔽:深刻理解传统的障碍

归根复命,与古为新

第十三章 溯源、融汇与解放:文化自觉与中国综合材料绘画主体精神之构建

回归与溯源:从“最前沿”回到“最朴初”的“周而复始”

融汇与“打破”:“去疆域”与架上绘画艺术的解构与创新

解放与自由:从材料和工具的解放中获得艺术和生命的自由表达

文化自觉与中国综合材料绘画主体精神之构建

第十四章 致敬传统:中国美学的觉醒

画家视角和工匠精神

庙堂传统、江湖传统与文人传统

中国美学的觉醒

返本开新:寻找传统的当代性

第十五章 城市文化品格提炼与文化产业提升:以福州为核心

“一带一路”倡议与福州的历史机遇

福州城市文化品格的提炼

福州的产业升级与文化发展

第十六章 文化复兴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七问: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澄清的理论和实践误区

“政府+市场”“制度+技术”: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迎接文化复兴:打造中国强大的文化资本

以强大的文化融入力和包容力,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化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产业发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