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钱迈平[等]著
页数:117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12037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东南部由扬子和华夏两大块体组成。两大块体拼合后,在中生代晚期,因受环太平洋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受深大断裂带控制的断陷盆地。区内主要大断裂带以北东、北东走向延伸,分别是江山-绍兴、河源-邵武、政和-大浦、温州-镇海和长乐-南澳五大断裂。这五大断裂及其衍生的次级断裂,是区内断陷盆地的主要控制线。中生代晚期环太平洋构造运动,还导致我国东南部火山活动频繁,广泛分布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系地层。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各种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众多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主要沉积红色的湖泊、河流相碎屑岩,部分盆地还有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沉积。这些含碳酸盐岩的盆地在中生代非常发育的沉积-岩浆作用下,在多处形成了较高品位的硫化多金属矿床。本书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含碳酸盐岩盆地古环境及沉积-岩浆作用背景分析,探讨碳酸盐岩与火山岩浆在地表及浅层地下中低温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标志。
作者简介
钱迈平,男,1954年9月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长期从事华东、华北、西南及新疆地区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和矿产资源调查工作。
张宗言,男,1985年4月生,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毕业,长期从事华东、中南地区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马雪,女,1984年3月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毕业,长期从事华东地区沉积学研究工作。
丁保良,男,1937年1月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前身系北京地质学院)毕业,长期从事华东地区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工作。
本书特色
我国东南部由扬子和华夏两大块体组成。两大块 体拼合后,在中生代晚期,因受环太平洋构造运动影 响强烈,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受深大断裂带控制的 断陷盆地。区内主要大断裂带以北东、北北东走向延 伸,分别是江山-绍兴、河源-邵武、政和-大浦、温 州-镇海和长乐-南澳五大断裂。这五大断裂及其衍生 的次级断裂是区内断陷盆地的主要控制线。中生代晚 期环太平洋构造运动还导致我国东南部火山活动频繁 ,使区内广泛分布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系地 层。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各种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 物质来源。众多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主要沉积红色的湖 泊、河流相碎屑岩,部分盆地还含有多种类型的碳酸 盐岩沉积。这些含碳酸盐岩的盆地在中生代非常发育 的沉积岩浆作用下,在多处形成了较高品位的硫化多 金属矿床。本书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含碳酸盐岩盆地的 古环境及沉积背景分析,探讨碳酸盐岩与火山岩浆在 地表及浅层地下中低温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标志。
钱迈平、张宗言、马雪、丁保良编最的《中国东 南部中生代含碳酸盐岩盆地沉积-岩浆作用与成矿》 可供广大相关科研及生产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大中 专院校地质专业相关方向学生的阅读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