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兴安岭南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封面

作者:宋维民,等

页数:155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25491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兴安岭南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较系统总结阐述了大兴安岭南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地质特征,根据岩浆岩接触关系、岩石组合特征及研究区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将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划分为晚三叠世(220~202Ma)、中侏罗世(166~163.3Ma)、晚侏罗世(160~146Ma)和早白垩世(141~127Ma)4期。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及研究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该区主要划分为三大构造一岩浆成矿演化阶段:①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220~163.3Ma)为与前造山期伸展、裂解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事件,形成热液型铜锡铅锌矿;②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160~146Ma)为与蒙古一鄂霍茨克洋盆消亡、闭合、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事件,形成斑岩型钼矿和热液型铜银矿;③早白垩世(135~130Ma)为造山期后与大陆地壳伸展有关的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事件,形成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铜钼银铅锌矿。这一结论为进一步开展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岩浆-成矿规律等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地理位置
一、研究区范围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第三节 区域地层
一、大兴安岭地层
二、突泉地区地层
第四节 区域侵入岩
一、大兴安岭侵入岩
二、突泉地区侵入岩
第五节 区域构造
一、大兴安岭构造
二、突泉地区主要构造形迹
三、区域构造演化

第二章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地质特征
第一节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地质特征
一、晚三叠世花岗岩
二、中侏罗世花岗岩
三、晚侏罗世花岗岩
四、早白垩世花岗岩
第二节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一、中侏罗世火山岩
二、晚侏罗世火山岩
三、早白垩世火山岩

第三章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锆石U-Pb定年分析
二、全岩主微量分析
第二节 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晚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二、晚三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三、晚三叠世花岗岩岩石成因
第三节 中侏罗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中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二、中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三、中侏罗世花岗岩岩石成因
第四节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二、晚休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三、晚侏罗世花岗岩岩石成因
第五节 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早白垩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二、早白垩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三、早白垩世花岗岩岩石成因
第六节 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晚侏罗世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二、晚侏罗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七节 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早白垩世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二、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岩浆岩活动期次及构造背景
一、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期次
二、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第五章 成矿作用与多金属成矿规律
一、矿产概况
二、典型矿床
三、区域成矿规律
四、成矿动力学模式
五、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兴安岭南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