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主编:杨文科/等
页数:285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8106600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片断:
2.育成经过:丹麦在1887年开始进行兰德瑞斯猪的培育工
作,从英国引进大型约克夏猪与当地土种白猪进行杂交改良,把
脂肪型猪改为瘦肉型,选育成为当代世界上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3.特征和特点:全身被毛白色。耳大而长,向前倾,覆盖
面部。嘴直而较长,头肩轻,胸部窄,体躯较长,背线平直稍呈
弓形,腿臀部肌肉发达。
4.国内生产实践:长白猪是国内养猪生产基本育种材料,
应用它与大白猪进行正反杂交,生产出二元长大或大长母猪。长
白猪本身生产性能优良,如表1-1所示。
二、大白猪
1.产地与分布: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猪(Yorkshire),原产
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的地区。由于大白猪繁殖能力强,
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世界各国先后引入并用来进行杂交改良
本地猪种,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许多著名品种或多或少都
含有其血缘。例如,前苏联大白猪就是由英国输入大白猪,在前
苏联经过几十年的风土驯化选育而成的,被列为前苏联国家品
种。又如长白猪就是丹麦从英国引进大白猪与当地土种白猪进行
杂交改良,选育成当代世界上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2.育成经过:原来英国的猪种体型大而粗糙,毛白色,皮
肤具有黑色或浅蓝色的斑点。引入我国的广东猪和莱斯特(Le-
icester)猪杂交而育成为优良的白色猪。到1852年正式确定为新
品种,称约克夏猪。
3.特征与特性:约克夏猪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现在以大约
克夏猪较为普遍。在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饲养较多。小型约克夏猪
几乎绝迹。中型约克夏猪在我国华东、华中地区饲养较多。我国
工厂化猪场多饲养大约克夏猪。
大白猪是瘦肉型猪的代表品种。体大,毛色全白,头长,颜面
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而大并向前直立,体躯长,胸深广,肋骨张,
背平直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后躯宽长,但后腿欠结实。
4.国内生产实践:大约克夏与长白猪一样构成国内养猪生
产的原始猪种材料,生产性能优良,如表1-2所示。
三、杜洛克猪
1.产地与分布:杜洛克猪(Duroc)产于美国东北部。育成
后被引进世界各地繁殖饲养,分布较广,我国在建国前已有引
入,但影响不大。建国后第一次输入杜洛克猪是在1972年美国
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送给我国纯种杜洛克猪一对,饲养在河南省
息县外贸饲养场。广东省在1978年从美国引人部分纯种杜洛克
猪,以后相继从日本、匈牙利、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引人,在我国
各地均有饲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猪种
第一节猪种简介
第二节种猪繁育体系
第三节种猪培育实践
第四节种猪测定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养猪生产管理
第一节日常职责
第二节每周职责
第三节每月职责
第四节种公猪的管理
第五节后备母猪的管理
第六节断奶母猪的管理
第七节空怀母猪的管理
第八节不发情母猪的管理
第九节妊娠母猪的管理
第十节提高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力
第三章饲养实践
第一节母猪
第二节哺乳仔猪
第三节断奶仔猪
第四节后备猪群
第五节公猪
第六节肥育猪
第四章猪的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养猪的基本饲料
第二节饲料的营养成分
第三节饲料中的能量
第四节配合饲料
第五节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和条件
第六节矿物质添加剂
第七节维生素添加剂
第八节氨基酸添加剂
第九节促生长添加剂
第十节酶制剂
第十一节饲料调味剂
第十二节猪的添加剂预混料
第五章种猪的繁殖
第一节发情
第二节配种
第三节妊娠诊断
第四节分娩
第六章猪群保健
第一节猪的健康与护理
第二节养猪场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卫生、气候和健康方案
第四节免疫程序
第七章猪病防治
第一节猪场疫病的控制
第二节控制猪病的发生
第八章人工授精
第一节采集精液
第二节实验室的要求与程序
第九章气候控制
第一节气候
第二节绝缘
第三节通风
第四节加热
第十章猪舍建筑
第一节猪舍的位置和设计
第二节干奶与怀孕母猪的猪舍系统
第三节育成期的小母猪猪舍
第四节公猪猪舍
第五节带仔母猪的猪舍
第六节断奶仔猪的猪舍
第七节育肥猪舍
第十一章养猪生产统计
第一节统计调查
第二节统计报表
第三节统计指标
第四节动态分析
第十二章工厂化养猪的计算机管理
第一节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工厂化养猪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工厂化养猪信息管理系统划分
第四节工厂化养猪信息管理结构设计
第五节工厂化养猪生产管理母猪日历设计
第六节工厂化养猪生产管理原始记录设计
第七节工厂化养猪生产管理品种与猪号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进入90年代,中国工厂化养猪蓬勃发展,一大批万
头猪场相继诞生。什么是工厂化养猪?工厂化养猪的特
点是什么?如何按照生产工艺去组织养猪生产、最大限
度地发挥种猪的价值、提高猪舍利用率?这些问题仍然
是摆在养猪生产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工厂化养猪的关键,是按照工厂化养猪“流水生产工
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集约化生产”的特点,严格、有效
地组织养猪生产。“流水生产工艺”是母猪配种—妊娠检
查—产仔—断奶—仔猪哺乳—育仔—育成—育肥—出栏
上市各阶段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为了保证流水生产方
式,各个阶段生产必须严格周转,做到“全进全出”,由此
才能保证猪舍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做到“集约化生产”。
近年来,有关工厂化养猪的教材已出版一些,大多偏
重基本理论的介绍,在生产中可操作性显得弱些。本书
作者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生产
实际出发,介绍工厂化养猪的具体操作步骤,突出实用
性。
本书从建立一个新猪场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猪种和
猪舍设计所涉及到的猪舍建筑、通风、气候控制等问题入
手,一直到养猪生产的具体操作内容:选种与选配、繁殖、
猪病防治、生产管理、生产统计以及计算机管理等内容都
做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由北京飞天畜禽软件研究中心主持养猪生产第
一线的专家撰稿。北京市顺义县小店畜禽良种场、广东
中山食品进出口公司白石猪场、河南省国营正阳种猪场
和辽宁省辽阳祖代猪场为本书的主编单位;其各章分工
是:第一章,吴同山、张刚;第二章,杨文科、胡凤雷、潘永
杰;第三章,张建远、郑春雷、王清芳;第四章,李锦钰;第
五章,徐利;第六章,张宗义、刘志南、王朝军;第七章,陈
健雄、屈洪岩、何成柱;第八章,马群山、殷志永;第九章,
穆学慧、梁柱林;第十章,徐利、宋晓云;第十一章,张宏、
李孜、闫彩虹;第十二章,张宏。全书由孙德林负责主审、
定稿。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批
评、指正。
孙德林
1998年9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