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第二版)

封面

作者:卢泰宏//周懿瑾

页数:4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02163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泛吸收《消费者行为学》国际代表性教材理论方法成果的基础上,从营销学专业角度对《消费者行为学》进行重构。尤其重视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和解决营销问题,重视对中国文化背景中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透视。全书由四大功能板块组成,即:原理篇(如何解释消费者行为)、文化篇(如何透视消费者行为)、方法篇(如何测量消费者行为)和策略篇(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

作者简介

卢泰宏 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创始主任,“菲利普科特勒国际营销理论贡献奖”大中华区首位获奖者(2001)。荣获国家教委首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培养营销学专职博士硕士超过百人。论著若干。被评选为“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位管理学教授”(《世界经理人》周刊和《华尔街电讯》,2005);“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新营销》,2004)等。 

周懿瑾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2009年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课程: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媒体经营管理等。研究兴趣:新媒体与消费者行为;内容营销;品牌传播等。在国内CS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多项;参与企业合作与咨询项目多项。 

本书特色

《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第二版)尝试建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消费者行为学,并且保持深化了第一版确立的两大特征,以最新的专业内容,以及建立更强的互动体验学习平台,面向大学本科生和mba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创新。 
独特的“4h”框架:“如何解释消费者行为—如何透视消费者行为—如何测量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 深化消费者行为学的营销管理视角,注重消费者行为研究在商业中的应用。这意味着本书更适合营销学和管理学的本科生和mba,由此与其他角度(心理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有所区别。 
国际视野,立足本土。在吸收全球消费者行为学精华的基础上创新,率先建构划时代的数字化消费者行为学。挖掘消费者行为背后的文化密码,提出以消费者行为与文化的关系为本,从而为透视中国消费者行为提供更强的理论背景和更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目录

第1篇 
绪论 
第1章导论 
1. 1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范畴与学科特征 
聚焦中国1—1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特点 
1.2消费者行为学的简要历史 
延伸阅读1—1市场营销调研方法的发展 
1.3数字化消费者行为的兴起 
延伸阅读1—2中国数字化消费者行为的趋势——2015年麦肯锡报告 
延伸阅读1—3中国数字化消费者行为的特征——2014年埃森哲报告 
第2章消费者行为与营销 
2.1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营销管理 
案例2—1从胡蝶到张曼玉—— “力士”长期不变的定位策略 
案例2—2李奥贝纳的“变性手术”与万宝路的重新定位 
2.2顾客价值与共创分享价值 
延伸阅读2—1mec模型—— 从产品属性到消费者价值 
案例2—3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创造客户价值 
2.3营销伦理与消费者权益 
聚焦中国2—1中国转型市场中的营销伦理 
延伸阅读2—2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隐私 
第2篇 
原理篇 
第3章行为的基本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 
3.1行为的基本理论 
延伸阅读3—1消费者是理性人还是非理性人 
延伸阅读3—2星座与行为 
聚焦中国3—1中国人行为中的数字命理 
3.2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 
案例3—1手机微信改变生活 
3.3消费者行为总体解释模型 
聚焦中国3—2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 
案例3—2一个白领家庭的购房行为 
案例3—3超人奥特曼的巨大威力 
第4章消费者需求、动机与体验理论 
4.1动机的理论 
4.2需求的分类 
案例4—1高山上的禅修 
案例4—2放肆青春——一次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生日派对实验 
4.3消费者体验/81 
案例4—3小米手机为什么火爆——消费者角度的透视 
第5章自我概念、生活方式与态度理论 
5.1自我概念 
延伸阅读5—1手机是你的延伸自我吗? 
聚焦中国5—1中国女性社会角色之转变 
案例5—1白领丽人的高级手袋情结 
5.2生活方式及其细分 
聚焦中国5—2中国数字化消费者生活方式细分 
案例5—2星巴克的情调 
5.3态度理论 
第6章消费者信息行为理论 
6.1信息环境与消费者行为 
延伸阅读6—1数字化媒体的消费时间——中美比较 
延伸阅读6—2谷歌效应——网络搜索改变我们的记忆方式 
6.2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与介入度 
延伸阅读6—3消费者“傻瓜”假设 
案例6—1eli的追星史——粉丝的信息搜索行为 
6.3消费者虚拟社群与新口碑理论 
延伸阅读6—4口碑传播的stepps 方法 
案例6—2社交营销如何调动粉丝的参与热情? 
展开全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