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药学概论

封面

作者:祝祎玮,钱善军主编

页数:199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45980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三个篇章,第一篇为中医基础,共5章,介绍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及预防等内容。第二篇为中药与方剂,共19章,其中第6章至第10章介绍了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采制、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中药与方剂的应用等内容。第11章至第24章,重点介绍了107味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与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45首常用方剂的方歌、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临床应用等内容,简要介绍了159味中药的分类、性味、功效、用法用量等内容。第三篇为用药指导实训,共设五个实训项目,涉及了用于感冒、咳喘、泄泻、便秘、伤食、胃脘痛、骨伤科、五官科、儿科、妇科方面的中成药内容。教材正文后附有常用中药及方剂拼音索引。

目录

绪论
一、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篇 中医基础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含义和特征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含义和特征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脏腑经络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经络
一、经络的组成
二、经络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三、七情内伤
四、饮食劳逸
五、痰饮、瘀血
六、外伤、虫兽伤
第二节 病机
一、发病
二、基本病机
第四章 诊法辨证
第一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第五章 养生与治则
第一节 养生及预防
一、养生
二、未病先防
三、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疗原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第二篇中药与方剂
第六章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二、归经
三、升降浮沉
四、有毒无毒
第七章 中药的采制
第一节 品种与产地
第二节 采集与加工
一、采集
二、炮制
第八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
第二节 治法
……
第三篇 用药指导实训
常用中药及方剂拼音索引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医药学概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三)气的运动  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  1.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运动的形式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升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入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人体之气运动的升与降、出与入广泛存在于机体内部,某个脏腑各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有人体之气的正常运动,各脏腑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气的运动应通畅无阻,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必须平衡协调。具备这两点,气的运动才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失调”。  (四)气的功能  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起到维系生命进程的作用。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气的活力很强,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是推动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人体的脏腑经络,赖气的推动以维持其正常的机能,如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气的动力作用体现在脏腑功能上,如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依赖于肾气的推动;水谷精微的化生赖脾胃之气等。当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亦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出现血液和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人的精神是物质之气的产物,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赖气的推动。  2.温煦作用气有温暖的作用。气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其温煦作用是通过激发和推动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的。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阳气的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人体的体温、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物质,都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正常循行。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如阳气虚而温煦作用减弱,则可现畏寒肢冷、脏腑功能衰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迟缓等寒性病变。  3.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人体机能总称正气,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正气不能抵御邪气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气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盛则人体脏腑经络的机能旺盛,则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气强盛。  4.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人体中的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失常而不固,阴气就会耗伤衰竭,引起疾病甚至死亡。气的固摄作用,实际是阳对阴的固密调节作用。气的固摄作用具体表现为:①气能摄血,约束血液,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于逸出脉外;②气能摄津,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分泌或排泄,防止其异常丢失;③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④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使之不过于耗失,以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活动。气的固摄作用是通过脏腑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固摄作用减退,必将导致机体精气的耗散、遗泄、脱失。其病轻者为散,为泄,重者为脱。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药学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