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竺可桢-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封面

作者:张敏

页数:21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2123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竺可桢》是一套引人入胜、让读者受益无穷的丛书,在轻松的故事叙述中阐释深刻的哲理,引导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竺可桢》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丛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了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科学高峰。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竺可桢》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结晶,旨在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是助益青少年起跑与腾飞的健康加油站。

本书特色

竺可桢,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张敏编著的《竺可桢》是“大科学家的小故事”丛书中的一种。面向中小学学生读者群,以详细生动的笔墨记录了竺可桢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励志故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好的激励、榜样作用。

目录

故乡生活
觉醒的时代
故乡与家族
父亲和母亲
小阿熊的童年时光
学堂里的趣事n
坚定的求学理想
美国的留学生活
考取公费留学生
“黑土带”上的新发现
关心祖国的命运
再去“黑土带”
选定研究的新方向
哈佛的优等生
硕士论文里的雨量研究
成立中国科学社
台风研究的新成果
回国!回国
回国任教
幸福订婚5。
回故乡,见亲人!
武昌高师的教学生涯
漫步西子湖畔
喜结连理
南京高师展才华
孩子的降生
编译百科全书
南开大学的新生活8。
组建中央气象台
修缮北极阁
建成气象研究所
收回气象主权
幸福的一家
天灾与国难
探寻高空的秘密
专注气象事业
新家里的欢笑
气象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
浙大保姆
浙大学潮换校长
校长的职责
蒋介石来访
浙大校园里的活动
战乱中的几次迁校
家庭的变故
组建新家庭
关心教授生活
保护学生安全
严格录取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
拒绝迁往台湾
建设中国科学院
加入中国共产党
野外考察工作
身遭迫害无怨悔
硕果累累
用生命写就的日记

节选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竺可桢》:  考取公营留学生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这一次,竺可桢离家数千里,北上求学,他先乘轮船从上海到天津,然后转乘火车到达唐山。路矿学堂里的自然科学课程都是由外国教师用英语教授的。竺可桢本想从这些洋老师的身上多学点知识,没想到这些老师大多十分傲慢。在课堂上,老师不叫学生的姓名而是直接喊学号。竺可桢觉得这是对中国学生的不尊重,他心里想着:“如果他们这样喊我,那我一定要有所行动。”  不久后的一次课上,英国教师出了一道题,请中国学生回答。他喊道:“2271”这是竺可桢的学号,竺可桢虽然听见了,但他纹丝不动。那位英国教师又提高声音再喊了一遍,竺可桢还是像没听见一样,只是用眼睛盯着讲台上的英国教师。其他的学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捂着嘴笑。那位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喊学号的方式出了问题,但是惯性和维护自己尊严的心理促使他又喊了一遍竺可桢的学号,但这一次喊“227”号时,口气已不再强硬。竺可桢这才站起来用标准、流畅的英语准确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最后竺可桢还说:  “对不起,老师,我有自己的名字,我希望您能喊我的名字!”竺可桢的话引来了全班学员的掌声,英国教师也感觉到自己做得不对。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多外国教师都不再喊学生的学号,而是礼貌地喊学生的姓名了。  就在竺可桢就读唐山路矿学堂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中国将利用庚子赔款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1909年第一批留学生已经顺利赴美学习,第二批留学生的选派工作也即将开始。1910年春,学部正式发布了通知,要选派留学生。这批美国公费留学生的性质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11~15岁,第二类是16~20岁。竺可桢决定报考第二类。招考的标准十分严格,全国各地共有1000多名考生参加,竞争十分激烈。考试的科目也很多,既有英文,又有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史、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竺可桢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考前的复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  7月21日是首场考试,上午考中文论说,下午考英文论说。竺可桢早早地来到考场,冷静顺利做完了考题,感觉还不错。按照规定,只有这两门考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其他科目的考试。7月25日是首场考试放榜的日子,一共录取了272名,竺可桢榜上有名。他心里非常开心,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准备其他科目的考试。在接下来整整三天的时间里,竺可桢都在考场上全力奋战,直到考试结束,他才松了一口气。  发榜的日子终于到了,竺可桢挤在人群里抬头看榜:第一名,18岁的杨锡人,江苏震泽人;第二名,19岁的赵元任,江苏阳湖人……第28名,竺可桢,浙江绍兴人……第70名,张宝华,浙江平湖人。这一次,一共70人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  在去美国之前,竺可桢回到了东关镇,看望了已经年迈的父亲,又在母亲的坟上献了一束野花。带着故乡亲人的嘱托,带着对祖国的深深依恋,竺可桢同其他的留美学生一起从上海乘海轮横渡太平洋,来到了旧金山。在海轮上,竺可桢挥着手向祖国母亲告别:“别了,祖国!别了,亲人!”这一去,就是整整8年的时间!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竺可桢-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