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晓荣
页数:178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2123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李四光》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丛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了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科学高峰。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李四光》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结晶,旨在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是助益青少年起跑与腾飞的健康加油站。
本书特色
李四光,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马晓荣编著的《李四光》是《大科学家的小故事》丛书中的一种。面向中小学读者,以详细生动的笔墨记录了李四光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励志故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好的激励、榜样作用。
目录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多做善事
石头情缘
我要学造船
进城求学
2 读书革命两不误
将错就错,改名
李四光
进了新学堂
自己争取到的权利
去日本学造船
最年轻的同盟会会员
在辛亥革命中
赴英寻找科学救国之路
3 辛勤耕耘的教书匠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传道授业解惑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弱
4 勇攀地质高峰
解开了蜓科的秘密
第四纪冰川
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5 拳拳赤子心
正气比石头还硬
初见周恩来
号召海外学子回国
为新中国保留地质
研究所
辗转回到新中国怀抱
6 新中国新征程
新中国的地质部部长
摘掉“贫油”的帽子
拓荒原子能事业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与毛泽东的亲密接触
最后的岁月
7 李四光和他的家人
别具一格的求婚
严师慈父
罕见的院士之家
节选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李四光》: “没有别的原因,”张先生说,“你看看,送出去留学的学 生,哪一个不是家里有钱有势的?你的家庭我知道,爸爸是 个穷教书先生,哪轮得上呢?” “不合理!不公平!”李四光感到愤懑。 “不过,你也不必过于介意,”张先生宽慰他说,“我看你 只要努力,将来也可以比他们有出息。” 可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李四光不服气,他想:“他们不派我 去,我就自己去。我一面做苦工,一面自己上学。” 他果真不辞而别离开了学校,搭便船去了上海,想自己 到日本去留学。然而,很快他就明白“此路不通”,不得不仍 旧回到小学堂。学堂当局被李四光这种大胆的反抗行为激怒了。他们责备他,威胁说要开除他,还要追回他在官费小学堂里所享受的一切费用。他恨透了学校当局如此势利,真不愿意继续受窝囊气,可是他家里太穷,哪里赔得起这笔钱呢?于是他就质问学校当局:“学堂规定了的,成绩优秀就可以保送出国,我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为什么出洋的名单上就没有我呢?” 学校当局理亏,就搪塞说:“你只是在条件很差的乡村私塾里读了几年书,哪就会考出第一名的成绩?在我们看来,你不过是瞎猫碰着死老鼠,偶然得来的,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再说吧。” 张先生也出来排解说:“李四光也是求学心切,而且学业确实优良,这次暂缓追究,且让他再考一次。若是仍旧考得第一,说明这孩子有志气,就送他出洋;若是落榜,也是他自己不争气,那时再除名吧!” 张先生是很器重李四光的,相信他是一个争气的孩子。 学堂当局也只好这样收场。 李四光暗暗下了决心。又一次考试揭榜,他果然又是名列第一。这一次,学堂当局只得保送李四光出洋深造。按照李四光的学业成绩,本应保送美国,学校却卡了他一下,把他送往日本。即使这样,也是李四光自己争取到的权利。得到出洋深造的机会,李四光兴奋极了。 李四光虽然家庭贫穷、受人排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仍努力学习,潜心用功,他坚信自己的实力,成绩一直数一数二,终于在几经周折后,把握住了机会,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4年7月,14岁的李四光,带着他那美好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准备动身去日本留学。李四光回黄冈向父亲辞行,随即乘船去日本。但官费有限,他只好买了统舱票,以便节约开支留作他用。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学习,李四光心情无比激动。特别是当船驶出上海吴淞口,眺望大海,波涛汹涌、茫茫无际,小小少年,心旷神怡,站在甲板上久久不愿回舱。他的思绪随着海风、海浪飘得很远,很远。 经过漫长的旅行,轮船终于抵达日本的横滨港,后又乘汽车来到东京。但不幸的是,临行前,亲友饯行,李四光多吃了些甲鱼之类的荤腥,在海上又着了点凉,所以一到东京便腹泻不止。医院诊治为痢疾,并对他隔离治疗。李四光只得借钱治病。这次病对他影响很大。大夫劝他平时多吃素,少吃荤。他永远记住了这个劝告,几乎一生饮食清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