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

封面

作者:邢毓静

页数:289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504932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比较系统地对资本管制制度演进展开了宏观角度的分析和过程分析。 系统研究了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的资本外逃问题,在界定资本外逃内涵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结果,分析了资本外逃的动机及其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政策。 提出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新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新思路。 提出了立足于资本管制放松进程的“中间汇率制度”选择的新观点。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资本管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制度约束因素下资本管制的经济影响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分析了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三种途径、具体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防范危机的政策选择。 提出了资本管制放松过程中的政策搭配的主要思路。提出了资本管制放松过程中冲销政策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发展金融市场,培育市场化的冲销工具,注重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努力降低冲销成本,从而逐步减轻对冲销干预的依赖。 提出了资本管制放松过程中外汇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之间的互动,并提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政策协调一致是放松资本管制进程中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简介

邢毓静,先后从师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哈佛大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研究员,主修西方经济学和国际金融专业。200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高级经济师。先后赴奥地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学院、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考察和学习,长期从事国际金融、国际收支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等问题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外汇管理》、《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香港〈信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在国内国际获奖。2000年出版了专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中国金融出版社)。

本书特色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可逆转地推进的进程中,资本管制制度必须相应作出调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调整的方向必然是逐步放松资本管制。资本管制制度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要求而逐步走向放松管制或作出调整的过程,也是资本管制制度演进和创新的过程,而制度研究的具体路径和方式,则取决于特定经济金融环境下制度创新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如何对制度创新需求进行识别、衡量进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新的过程。  通常对于资本管制制度的研究,多是从具体的管制措施等微观的角度展开分析,或者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那些影响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制度性因素。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管制放松问题,显然是一个涉及面广而且同时会影响到宏观运行与微观决策的制度演进和制度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宏观当局在确定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举措所可能产生的宏观影响,必须根据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和不同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状况,从宏观角度就资本管制的具体方案、监控资本外逃的政策措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方案、汇率制度、国际经济波动导致的风险及其防范、宏观政策搭配等进行分析。  有鉴于此,本书集中地从宏观角度把握经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过程,强调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宏观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宏观制约,立足于中国当前建立开放型经济的进展及其对放松资本管制的现实要求,借鉴国际范围内放松资本管制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就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宏观经济金融方面的问题进行逐步推进的分析。

目录

第一章 全球范围内资本管制制度的演进及其约束条件
第一节 不同约束条件下资本管制制度演进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资本管制制度演进中的贸易因素:贸易波动与资本管制
第二章 资本管制制度演进过程中的资本外逃
第一节 资本外逃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
第二节 资本外逃的主要测算方法及其比较
第三节 当前学术界对中国资本外逃测算的比较与评论
第四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形成动机及其发展趋势
第五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宏观影响与宏观对策
第三章 放松资本管制的长远选择:资本项目可兑换
第四章 放松资本管制中的危机管理:宏观危机及其传染
第一节 资本管制制度演进过程中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危机传染与宏观对策
第五章 放松资本管制的渐进选择:推进中的政策配合
第一节 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的汇率制度
第二节 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的宏观政策搭配
第三节 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的资本内流与冲销政策
第四节 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的外汇市场与证券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