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

封面

作者:陈桥生

页数:246页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36163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文化传播的角度, 集中对先唐时期岭南谪宦现象进行梳理, 重点挖掘他们对开发广东, 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探讨中原文明是如何经由这些谪宦者的引入而泽被岭南,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推衍, 以及岭南文明又是如何反过来渗透影响于中原文明。

作者简介

陈桥生,1971年生,江西遂川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六朝隋唐文学,出版有《刘宋诗歌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广东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现供职羊城晚报社,获广东新闻最高奖“金梭奖”等奖项。

相关资料

岭南,在唐诗中是常见的贬谪之所,几乎成为蛮荒之地的同义词,韩愈描写阳山的有名诗句:“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可视为唐人对岭南一般印象的概括。
但是陈桥生君《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一书,却指出“岭南的荒蛮形象,某种程度上要归咎于贬谪文人的推波助澜。他者的建构,长时间的岭南话语的缺位,造成了千百年来岭南形象的被妖魔化”,并从士人在岭南所经受的生命洗礼,以及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来重新认识他们在岭南生活的意义,由此将视野拓展到所有在岭南文明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标示出唐前岭南文化已经达到的高度。
这一认识使全书内容有了全新的立足点,也颠覆了人们对唐前岭南文明的固有偏见。
——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岭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去开拓、去发现。《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的当代意义,得力于作者的史料搜集和辨识,以及历史文本的细读。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囿于史料,而是从史料中升华出对岭南文化的理论阐释。
作为一位“外省人”,作者对岭南文化所展示的温情与敬意,使其论述充满了时代感。读完全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本追求岭南文化研究的现代性著作。它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从故纸堆中提炼出“岭南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早在唐前就结出了硕果这种灼见。
是岭南文化包括新时代的媒体文化成就了作者,“知恩图报”的作者也为岭南文化奉献出自己呕心沥血的著作。
——古远清(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全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无疑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大有助于对于岭南文化的深入研究。
——刘斯奋(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广东省文联主席)
治古代学问者,大多以考据为基础,时常严谨有余活泼不够,很难谈得上文思飞扬,而桥生恰恰相反。
他写从中土来岭南的文人,恰似南飞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旋即用泰戈尔诗: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他谈人生历练,引用古罗马哲学家悲剧作家塞涅卡为话题:逆境并非上天惩罚。而是人生历练,正如身上最强壮的部位,就是用得最勤的部位。随即引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论述,把相隔千里万里两地的哲人瞬间勾连,凸显相同的文化信息,使文章平添说服力,进而于文字中迸发一种诗意。
新著重点叙述北方文士对岭南文明影响,条分缕析、话题丰富、视野宏阔、内涵深刻,尤喜灵动飞扬、文思潮涌。
——江冰(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扎实厚重的一部著作,起初以报端章节片断的形式吸引我。作为一个同作者以相同籍贯入粤的异乡人,岭南文明进程中的中土人士进入岭南之后的命运遭际和文化贡献,无疑是兴趣深处的话题。陈桥生博士的学术研究和我的文学创作在历史文化的选题上交会和展开,这是乡情的缘分,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幸运。
——詹谷丰(著名作家,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文化传播的角度,集中对唐前时期岭南文明发展的进程进行剔刔爬梳,重点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中不同的群体对开发广东,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探讨中原文明是如何经由这些群体的引入而泽被岭南,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推衍,以及岭南文明又是如何反过来渗透、影响于中原文明,从而清晰地展现了唐前岭南与内地的交融愈益密切通畅、成果愈益丰富的全过程。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陆贾两使岭南第一节 第一次正面交锋第二节 汉越情势一波三折第三节 《南越行纪》透露的信息第四节 陆贾之后的汉越交流
第二章 西汉徙合浦第一节 合浦与王莽第二节 合浦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章 东汉徙交州第一节 由合浦及于九真、日南第二节 广信———最早的岭南学术中心第三节 浮海走交州的避乱潮第四节 以刘熙为核心的学术集团第五节 牟子《理惑论》对岭南文化的自证第六节 虞翻与《易》学之南迁
第四章 从《异物志》到《南方草木状》第一节 杨孚与“异物志”现象第二节 葛洪与嵇含的遇合第三节 隐士与官员的互为观照
第五章 谢灵运的南徙及其影响第一节 徙付广州三个月的劫难第二节 岭南二十年走出的谢超宗第三节 张九龄诗歌对谢灵运的取法
第六章 刘宋时期的集中贬徙第一节 谢纬:徙付广州十年的驸马第二节 顾迈:谢灵运后又一曲临刑歌第三节 沈怀远及其《南越志》第四节 张融:《海赋》成贬谪文学重要成果第五节 徐爰:古稀之年遭贬的五朝老臣
第七章 始兴在南朝的迅速崛起第一节 范云:永明文学与岭南新变第二节 范缜:《神灭论》思想与岭南佛教传播
第八章 侯景之乱后的文人南下避难第一节 阴铿:五年岭南生活后诗名转盛第二节 徐伯阳:为“岭左奇才”荐其词学第三节 岑之敬:流寓岭南十七年第四节 袁敬:“ 南中翻译,悉赖此贵门”
第九章 江总: 岭南文学形象的最初建构第一节 流寓岭南十三年第二节 对岭南前所未有的书写第三节 一条清晰的情感发展轨迹
余 论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