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融合与冲突: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封面

作者:代国庆

页数:175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45205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3章:古典时代、神圣时代、理性时代。其主要内容包括:一神教的发展、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古典印度文明、东方宗教的扩展等。

本书特色

  《世界史纵览·融合与冲突: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介绍了了解外界,学习世界历史是眼前现实的需要,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则是培养21世纪国民基本素质的需要,很明显,现代国民一定要有世界眼光。

目录

总序
写在前面
第一章 古典时代
一神教的发展
古典希腊一罗马文明
古典印度文明

第二章 神圣时代
东方宗教的扩展
西欧基督教世界
伊斯兰文明的崛起
蒙古帝国的冲击

第三章 理性时代
古今对话:复古主义思潮
中外交流:大航海时代与中西初识
徘徊与突进:中西之歧途

附录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节选

  在坚持独一真神的前提下,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在基督教早期,神学家们虽对三位一体教义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与诠释,但应用理性,调和启示与理智的关系却也是一大特色。宗教启示与理性思辨的融合、冲突表露无遗,这也反映了犹太传统与希腊传统的交流碰撞。  “圣父”全盘承接了旧约中造物主的角色,也被赋予“至善”的属性。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的奥古斯丁论证了善与恶的关系:恶是善的缺乏。现世之恶反而凸显出上帝之至善,同时作为造物主的上帝不必为恶负责,因为恶并不是实体存在,仅是善的缺乏。上帝的存在具有伦理意义,这是新柏拉图主义“太一”的人格化,从中也可以看到柏拉图所注重的“共相”,推崇的“理念”的痕迹。中世纪盛期,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不动的推动者”“第一存在者”的论证也被纳入经院哲学体系内,成为上帝存在的又一科学依据。“圣子”耶稣在希腊理智文化背景下也被赋予了理智色彩,形成了所谓的逻各斯基督论。逻各斯是希腊哲学中的概念,意为智慧、理性、秩序。把逻各斯纳入神学领域,最早可追溯至犹太学者斐洛,《约翰福音》也直言逻各斯就是神,逻各斯成了肉身。护教士查斯丁相信“这普照一切的神性逻各斯肯定已在基督身上化成肉身……这逻各斯是从属于上帝父的,却是上帝之子,上帝的代理人。”(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孙善玲,段琦,朱代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1年,58~59页。)这把上帝的“圣言”、降生成人的耶稣与希腊的逻各斯联系起来,使得耶稣具有非人格的存在。这种存在又使耶稣具有永恒性,诚如《约翰福音》所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道成肉身的耶稣便是智慧的化身。在基督论争论渐趋明朗之后,“圣灵”神性教义才被教会所关注。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规定:圣灵是“主和赐生命者,从父而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享赞美”。虽没明言圣灵为“神”,但把圣灵与圣父、圣子同列,也就承认了圣灵为上帝三位格之一。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融合与冲突: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4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