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范俊林
页数:263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6355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口结构变化和货币信贷周期影响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房地产市场,储蓄率、养老金收支等,这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金融市场、银行和借款人的风险认知。
作者简介
范俊林,1979年出生于河南商丘,2005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现就职于某国有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门,从事宏观经济研究超过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城乡金融报》等报刊,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研究》《经济要参》等杂志,发表各类研究和评论性文章50余篇。喜欢思考宏观经济基本逻辑,喜欢以货币银行视角理解经济问题,喜欢以鲜活的经济史实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本书特色
人口结构变化和货币信贷周期影响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房地产市场,储蓄率、养老金收支等,这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金融市场、银行和借款人的风险认知。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铸币、本位和规则
一、货币三阶段
二、货币信贷周期
三、从银行挤兑到影子银行挤兑
第二章 美元汇率锚与货币信贷周期
一、我国货币制度改革和框架体系
二、流动性分析两比率方法和五因素模型
三、银行理财、同业扭曲和货币变造
第三章 人口结构变化引发货币信贷周期调整
一、马尔萨斯的误判
二、人口增长的“三阶段、两均衡”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快速发展
四、人口结构、经济和货币信贷周期
五、人口视角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四章 高储蓄率:超级人口红利另一面
一、消费储蓄辩证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
二、如何理解我国高储蓄率的特殊性
三、高储蓄率下的“钱荒”悖论
第五章 房地产:临近转折点
一、房地产兼备保值和增值功能
二、国际经验:房地产与人口转折点相重叠
三、中国房地产泡沫明显且已到达转折点
四、房地产市场调整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第六章 人口结构决定我国养老金收支前景
一、基本概念
二、中国养老制度改革历程
三、我国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问题
四、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评价
五、前车之鉴:欧洲和日本的养老难题
第七章 股市向下、债市分化、货币升值
一、股市风险仍不容忽视
二、高等级债权开启长期牛市,但风险溢价加大
三、人民币升值周期未结束
第八章 通货膨胀是人口现象
一、cpi是条政策底线
二、2000年后物价上涨新机制
三、为何ppi持续通缩
四、理论解释
第九章 结语
一、最艰难时刻还未到来
二、最大机遇仍在网络科技
三、最大变化是内外一体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后记
第一章 铸币、本位和规则
一、货币三阶段
二、货币信贷周期
三、从银行挤兑到影子银行挤兑
第二章 美元汇率锚与货币信贷周期
一、我国货币制度改革和框架体系
二、流动性分析两比率方法和五因素模型
三、银行理财、同业扭曲和货币变造
第三章 人口结构变化引发货币信贷周期调整
一、马尔萨斯的误判
二、人口增长的“三阶段、两均衡”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快速发展
四、人口结构、经济和货币信贷周期
五、人口视角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四章 高储蓄率:超级人口红利另一面
一、消费储蓄辩证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
二、如何理解我国高储蓄率的特殊性
三、高储蓄率下的“钱荒”悖论
第五章 房地产:临近转折点
一、房地产兼备保值和增值功能
二、国际经验:房地产与人口转折点相重叠
三、中国房地产泡沫明显且已到达转折点
四、房地产市场调整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第六章 人口结构决定我国养老金收支前景
一、基本概念
二、中国养老制度改革历程
三、我国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问题
四、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评价
五、前车之鉴:欧洲和日本的养老难题
第七章 股市向下、债市分化、货币升值
一、股市风险仍不容忽视
二、高等级债权开启长期牛市,但风险溢价加大
三、人民币升值周期未结束
第八章 通货膨胀是人口现象
一、cpi是条政策底线
二、2000年后物价上涨新机制
三、为何ppi持续通缩
四、理论解释
第九章 结语
一、最艰难时刻还未到来
二、最大机遇仍在网络科技
三、最大变化是内外一体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