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立刚等主编
页数:40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97909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深入的增长转型期。本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作者简介
宋立刚,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Crawford 经济与政府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与商业项目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发展与政策决策、中国经济等。
郜若素(Ross Garnaut),男,1946年7月出出生,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最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澳大利亚在教育和国际关系领域作出贡献的荣誉人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教授。目前任墨尔本大学校长特聘研究员和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特聘教授,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主席,利希尔黄金有限公司主席,巴布亚新几内亚可持续发展有限公司主席,亚太经济文献学术期刊、印尼经济研究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席,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于1972—2008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与亚洲研究院工作;1989—2008年为经济学教授,期间大部分时间任该院经济系主任;郜若素教授曾多次借调到政府高级职位任职。1970年代中期当巴布亚新几内亚走向独立时任该国财务部金融和经济政策部门的领导,1980年代任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高级经济顾问,1985—1988年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
蔡昉,男,1956年9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党组成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
位,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以来,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任研究室主任,1993年被评为研究员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系主任,1998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2008年3月任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
(澳)江诗伦(Lauren Johnsto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特色
本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