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

封面

作者:纪太年

页数:374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05648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书中对猿猴生存的众多名山也有描绘,还对当前画坛上流行的一些文艺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本书特色

纪太年著的《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是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的。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徐培晨的人格魅力、个性特点、艺术风采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徐培晨的生活照片和艺术作品,还收录了书画友人对其作品的评论,能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徐培晨及其作品。

笔墨多趣味,群猴赋天真。培晨先生以画猴名世,人皆赞之。
——廖静文(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培晨的猴画可以超越时代。
——刘开渠(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培晨君是位工写兼擅的画家。其工笔矩度备至、丝丝入扣,清秀中蕴藏着劲健的阳刚之美;其写意笔洁苍厚,墨色绚烂,独树一格,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当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从他作品中所展现的神采来看,他不是为了画猴而画猴,而是注入了人的情感,人的追求,人的理想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意,情感的笔墨在颂赞着大自然无比的美妙和永恒的魅力。
——王学仲(天津大学教授)
徐培晨先生画猕猴,生聚于山石林泉之间,形态生动,令人如入山林深处,画笔神奇,令人钦佩不止,此为佳构,藏者宝之。
——程十发(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徐弟画灵物,真心真意,真情真趣,作品为上乘之作也。
——亚明(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千姿百态写猿猴,宇宙无限任遨游,有幸生化精妙笔,招回识者老来愁。壬午仲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猴专家于盛京举办全国巡回展,辱承枉顾,赠予画集,有感撰此为贺,愧不工耳。
——杨仁恺(书画鉴定大师)
当今画坛,徐培晨可以称得上画猴大家,他笔下的猴子,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妙趣横生,画风灵动洒脱,融汇中西画法,纵l青挥洒与恣肆澎湃的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徐培晨的画猴是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艺术。他立足于选择古代和近现代的优良传统,借国画在发展中积淀的意象之理,探讨笔墨当随时代之法,师法造化,贴近生活,借鉴外国营养,吸取现代审美经验,在画猴即画人的自觉意识下,开拓了画猴题材,深化了画猴立意,形成了个人画风,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徐培晨先生是一专多能的大画家,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全国美术界只要谈到三个大画家,必有徐培晨。
——刘勃舒(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徐君培晨从艺多年,人物、山水、花鸟功底深厚称能,而近年独于画猿情有所钟,可称精擅。不惟形肖传神,生动有趣,且经营画面,林泉幽深,意境邃密,笔墨闲雅流畅,允称大家。其画精品甚多,徐君近作《临泉高致》图更见其寄意深远,堪称独步一时之精品也。 ——孙克(中国画学会秘书长)
为百猴传神,不让前贤。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
前人画猴,以宋代易元吉为最。大鉴赏家米芾在《画史》中推崇道:“易元吉,徐熙后一人而已。”当今画猴,徐培晨独标一格,堪称大家,不妨说:“徐培晨,易元吉后一人而已。”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徐培晨教授是位中国画全才,所涉足的题材很广,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皆能,工写皆善,又画了那么多的画,展遍全国。这种业精于勤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夏硕琦(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
徐培晨的画说是田园的画是不够准确的,应该不是田园,他比田园要走得远。他走进了山野之中,他的作品有一种山野之气,这种气是纯天然的,好像回归一种纯天然的境界。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编审)
徐培晨教授为当今画坛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皆擅的画家,尤其是继宋代画猿猴大家易元吉之后又一位画猴大家。就他的猿猴画题材及主题的开拓和深化而论,他开创了猿猴画的新领域,将成为中国猿猴画大师无疑无争。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徐君画猴之不凡之处,还在于其章法之妙。其作品一图一意,变化无尽,实境、虚境,自然天成,无一雷同。若“胸无成猴”,缺少坚实的造型手段、丰富的生活积累、天才的想象力,是达不到此境的。他重视画外功夫,善诗文、书法,以草书入画,诗画结合,大大发扬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特色,倒可以称得上“新文人画”矣。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培晨在中国画领域能力很强,山水、花鸟、人物皆精,有积累,不像有些画家只会画一种动物。他把猴子放在大自然的背景里,好像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猴子与自然的关系很密切。人、猴、自然三者密切相关,作品中的猴子拟人化了,看后觉得亲切,人文气息浓厚。他用笔潇洒、道劲、泼辣,给读者的冲击力很强。
——王仲(曾任《美术》杂志主编)
徐培晨的画摆脱了旧习,在画猴题材的扩展上、笔墨的丰富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超越了古人,而且创造了个性化的一种新的画猴模式,我称其“徐家样”。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徐培晨的画风、诗风、书风和刘邦不一样,刘邦追求那种奔放的,徐先生追求的是飘逸的。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
培晨教授数十年画猴,得其神韵,富于生机。作品有神性、有人性。画出了精灵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美,也抒发了画家内心的纯净与真意。
——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先生的画赋予猴子以人文的精神,把猴子画在风花雪月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中国文人画的意境,这是我们当代画走兽中比较少见的。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徐先生笔下的猿猴,有着他自己的艺术手法和语言形式,富有突出的灵性和人文精神,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臻境,赏心悦目。
——彭利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
徐培晨以水墨写意法画猿猴,生动逼真,呼之欲出,于解剖比例合乎法度中见文人画笔墨情趣,既存形,又写意,殊为难得。先生所画猿猴,已创自己面目,可谓当世名手。
——王平(中国画创作院研究员)
徐老师将活泼好动、聪明调皮的精灵——猿猴捕捉于静止的画面之上,实属不易。在中国古代,敢于尝试的画家不多,唯宋代易元吉能得其妙处,而在当代,徐培晨先生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笔下猿猴只只俱能“通神”,有“当代易元吉”之称。
——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培晨教授的猿猴中国画作品如今已成为中国画坛的一道风景,其推陈出新的创作性表现,使得中国画动物题材在当下又实现了一个突破。其猿猴画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并跨出了中国画的圈子,进入了中国文化的领域。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书画界诸家评说徐培晨序上部序章 第一章 乡里顽童第二章 乡村生活第三章 求学南师第四章 初露锋芒第五章 西南岁月第六章 艰难跋涉第七章 饮誉画坛第八章 情系猿猴第九章 东方猴王
下部第一章 万里之行始于合肥第二章 走马岭南第三章 中原大地百猴腾跃第四章 吴楚之旅第五章 黑土地的情思第六章 放歌大西北第七章 走马边疆第八章 大西南的金秋第九章 大创举大展示太传播新世纪 新打算 新辉煌第一章 四次西方画展第二章 花鸟画研究会新掌门第三章 山情水意京城展第四章 山海情怀慰戳第五章 四家徐培晨艺术馆艺术年表后记之一后记之二徐培晨题猴画诗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