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晓飞
页数:265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90908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从社会进步、文化革新的角度,对百年来的中国画进行了分阶段的梳理,从政治、思想、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协同演化和相互渗透,去研究画家,研究绘画的灵魂,并给出有学术价值的观察与提升。建构了富有新意的艺术史坐标系,以全新的视角对画家的创作进行解读,对于当代中国画家而言,意义非凡。
作者简介
陈玉珍,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80年进入《北京晚报》从事副刊编辑工作,编辑散文、杂文、随笔等栏目。先后出版《荒漠羚哀》《虎子卖报》《人与动物的故事》《我的动物朋友》《孔雀亮翅》《猿啼如歌》《大柳树的儿子》《仁兽驯鹿》《100个野生动物的故事》《100个伴侣动物的故事》《100个动物园白勺故事》。
孙晓飞,男,笔名哑樵,作家。散文《失去声音的乌》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和河南出版集团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献给刘彤的故事》等多篇中短篇小说在《当代》及台湾《中国时报》等刊载。出版长篇小说和诗集各1部。
曾任北京大学慈善、体育与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现任《中国老年》杂志主编。
本书特色
《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从“新中国画”的概念和创作实践入手,梳理百年“新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并对当下“新中国画”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有一个清楚的分析和把握。
从林风眠开始,“新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在趣味、构图、文化表现、绘画方法诸方面都已经背道而驰。林风眠的表现主义“新中国画”,中国味道仅仅在于毛笔和水墨、宣纸,其神韵已经完全是现代主义艺术;徐悲鸿倡导的以西方素描为基础的“新中国画”,使绘画不再简单表现画家个人的审美趣味,画家更多介入时代和民众生活,让画家及其作品都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与现实主义油画的审美趣味及思想一脉相承,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士大夫阶层以画寄情、以画寓志的趣味;吴冠中的“新中国画”,更是大大地向前拓展了“新中国画”的艺术空间,在坚守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要艺术要素的同时,让“新中国画”成为一种以中国审美为主体的现代艺术、用传统绘画手段表现艺术家独特审美和思考的新艺术;于志学对“新中国画”最大的贡献,是从颜料和创作方法上,根本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画,他以双面涂抹颜料,放弃胶墨而使用矾墨,这些都从颜料和工具上让“新中国画”改天换地。他的作品不但保有传统中国画的要素,同时大大拓展了“新中国画”的创作空间,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创作语言,创造了中国画的新的审美系统。
简言之,《百年中国画创新史:新中国画四大家》通过对“新中国画”的关注和梳理,对中国画创作的走向,会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可以让西方世界对中国画有全新的认知。
目录
徐悲鸿:新中国画的革新者少年境遇:在反叛传统中国画的风潮中成长法国学艺:写实主义的引入者和创作者中国传道:写实主义成为国家艺术形态写实主义的政治化:艺术成为服务工具评判和审视:新中国画的振兴者“笔墨为零”之吴冠中
吴冠中:激进的舞蹈者与表演者少年情怀:小清新的小苦痛艺专生活:忍痛弃舍中国画法国归来:困顿者的艺术自省时代之声:现代美术的领军人现代水墨:新中国画的第3位大师小结:吴冠中,穿红衣离去“艺海无涯”之于志学
于志学:冰雪世界里的开山者柳树之子:艺术启蒙于“师法自然”艰辛艺路:象牙塔外的追梦者钟情冰雪:创造中国画新的谱系呈现的焦虑:前无古人的冰雪世界擦掉与重建:从雪景画到冰雪山水超越荒寒:于志学冰雪山水的美学追求创造白色山水:绘出全新冰雪世界中国山水萄的使命:展现当代人文精神后记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