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重访南方丝绸之路 云南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研究

封面

作者:张璐

页数:30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31857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实质上是马帮走的道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线、滇藏线与青藏线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共同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茶马古道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它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是目前世界上仍在部分运行的古道,也是一条世界上天然风光最壮观、道路最险恶、文化最神秘的走廊。尤其是各民族马帮长年累月地奔走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马帮音乐文化,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和谐之歌,而这些马帮音乐文化,正是马帮在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成为马帮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永不言输的精神源泉,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活力。

作者简介

张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讲师、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

本书特色

此书是对我国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文化现状的选点调查与研究。主要包括了六个章节,第一章—茶马古道云南段生态环境。从自然、人文两方面阐述了茶马古道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及贡献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的意义。第二章—茶马古道云南段赶马人口述史。站在民族音乐学角度,关注马帮生活、马帮音乐文化,记录赶马人口述史。第三章、第四章—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事象。以不同民族马帮的《赶马调》作为轴线,在对《赶马调》音乐学分析的基础上,粘连云南段音乐现状,与德钦弦子、奔子栏锅庄、彝族三弦、他留人小三弦等音乐事象共同构成了马帮音乐。第五章—茶马古道云南段文化事象。从物质层面、制度手段、心理层面三方面提炼马帮文化形成的共同生活圈,而后对马帮文化中的多种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茶马古道中出现的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共同信仰同在,以及多种婚俗并存的局面,貌似个性独立,却在茶马古道沿线中相互关联、影响,体现出马帮文化的妥协性与适应性的文化特征。第六章—茶马古道云南段现状与发展。这是对茶马古道云南段的文化产业现状的综述与思考。

目录

作者简介序言引言第一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历史渊源 二、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文生态环境 一、人文因素 二、马帮及马帮生活 第三节 历史贡献及音乐文化意义 一、文化意义 二、音乐意义 小结第二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赶马人口述史 第一节 田野调查依据 一、选点依据 二、选人缘由 第二节 汉族赶马人口述实录 一、大理弥渡县 二、大理密祉乡 第三节 藏族赶马人口述实录 一、奔子栏镇 二、德钦县 第四节 其他民族赶马人口述实录 一、纳西族赶马人 二、白族赶马人 三、彝族他留人赶马人 小结第三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事象之一 第一节 《赶马调》 一、《赶马调》的称谓及分布情况 二、《赶马调》(汉族民间长诗) 第二节 《赶马调》音乐本体分析 一、汉族马帮《赶马调》 二、藏族马帮《赶马山歌》 三、纳西族马帮《赶马调》 第三节 《赶马调》的音乐特征及文化阐析 一、《赶马调》的内容与功能 二、《赶马调》的音乐特征 三、《赶马调》的文化内涵 小结第四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事象之二 第一节 荼马古道上的德钦弦子 一、德钦弦子歌词分析 二、古道上弦子的音乐本体分析 第二节 茶马古道上的奔子栏锅庄 一、茶马古道与康定锅庄 二、奔子栏锅庄音乐本体分析 第三节 茶马古道上的独奏器乐 一、彝族三弦《赶马调》 二、他留人小三弦 小结第五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文化事象 第一节 马帮文化之生活圈 一、物质层面的马帮文化 二、制度层面的马帮文化 三、心理层面的马帮文化 第二节 马帮文化之信仰 一、多种宗教信仰并存 二、沙溪五老爷赶马仪式 三、马帮之共同信仰 第三节 马帮文化之民俗 一、藏族的“一妻多夫”制 二、他留人的“青春棚”文化 三、摩梭人的“走婚”制度 小结第六章 茶马古道云南段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茶马古道云南段选点现状 一、保存现状之调查 二、保存现状之思考 第二节 茶马古道云南段的文化产业 第三节 余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一:乐谱附录二:图像资料附录三:茶马古道相关文字资料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重访南方丝绸之路 云南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