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屈小玲
页数:34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56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地区与境外地域相接,民族相近,文明古老,很早就形成了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始于先秦时期的重要商业交通古道,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民族聚居与迁徙通道。古道沿线产生了不同的古国古文明,历史上沿线的古国古文明相互之间有着各种形式的交流与互动。
作者简介
屈小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人类学博士,先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2008年作为引进人才被聘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教育学院教授。近年出版法文学术专著Etude anthropologique de Chroniques de l’etrange: La Chine du XVlle siecle(《聊斋志异人类学研究:中国十七世纪)),Paris,2013);发表相关主要学术论文《金沙遗址蛙型金箔与蛙崇拜源流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lO年第4期)、《巴黎塞努齐博物馆早期中国青铜器搜集相关资料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中国西南与境外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及其研究述略》(《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l期)、《越北汉文化实地考察及其在越南汉文小说中的反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l期)等。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法国人来华考察笔记研究(1892一1910)》即将脱稿。
本书特色
中国西南地区与境外东南亚南亚地域相接,民族相近。包括“滇越道”“蜀身毒道”“藏印通道”在内的“南方丝绸之路”贯穿中国西南与周边地区。它不仅是一条始于先秦时期的重要商业交通古道,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民族聚居与迁徙通道,占道沿线产生了不同的古国古文明。屈小玲编最的《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古国文明与文明传播》以“南方丝绸之路”交通古道沿线古国文明的发生、传播、交流入手,着重探讨历史上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交通古道沿线的古国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互动关系。
目录
前言上编 南方丝绸之路古国古文明与古道交通第一章 古蜀国与蜀地文明 第一节 蜀国始末与农业种植文明 第二节 考古遗存与古蜀国文明风俗 第三节 蜀傲部落民族及其风俗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蜀地社会与交通古道第二章 西南夷黔滇地域古国古文明及古道交通 第一节 夜郎古国及其旁邑 第二节 滇国文明与滇东北“靡莫之属” 第三节 昆明及其文明源流 第四节 滇西南哀牢国与哀牢文明 第五节 蜀滇官道开拓与汉文明传播第三章 西南夷周边古国文明与交通 第一节 滇越道与越北古国文明 第二节 蜀身毒道掸国骠国古文明 第三节 东天竺古国及其文明 第四节 吐蕃与南方丝绸之路古道 第五节 中国西南与境外交通第四章 中国西南与境外文明关系史迹 第一节 古蜀人与东南亚南亚的文明联系 第二节 中国西南境内外同源民族及民族迁徙通道 第三节 干栏人家——南方丝绸之路的民居风俗 第四节 南方丝绸之路古道沿线的原始婚俗 第五节 古蜀王国金沙遗址蛙型金箔与蛙崇拜南传下编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文明交流互动第五章 先秦两汉南方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流 第一节 象牙之路——早期蜀王国与蜀傲及外域商贸交流 第二节 以滇国为中心:战国至西汉蜀商身毒商滇国贵族通商关系探 第三节 永昌郡:东汉滇西边贸中心城邑的形成第六章 唐代以南诏国为核心的四国商贸圈 第一节 滇境南诏国与缅北新筑城镇群的崛起 第二节 滇缅道与印藏通道商贸交流盛世 第三节 南诏国与南亚东南亚诸国贝币交易圈的形成 第四节 南诏国与滇缅印通道商贸新特点第七章 南方丝绸之路佛教文明东传及其影响 第一节 印度密教在藏印通道及滇缅印道的传播 第二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滇缅印道的繁荣 第三节 南方丝绸之路多样化佛教建筑艺术长廊第八章 中国西南山地植物文明的西向传播 第一节 中国西南茶文明及其传播 第二节 中国西南山地杜鹃花属西迁之路 第三节 近代西方人在中国西南采集山地植物线路第九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古国文明与文明传播》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63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