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枢衡著;许嘉璐丛书主编
页数:90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2030886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此书为西南联大法律系教授蔡枢衡的论文合集, 分“法哲学及法史学上的两大问题”、“沈家本派及其反对派批判”、“法学的新立场及其应有的法律观和方法论”、“今日的中国法之新认识”、“明日的中国法应有之面目和精神”、
作者简介
蔡枢衡(1904年—1983年),中国当代刑法学家,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著有《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等。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此书为西南联大法律系教授蔡枢衡的论文合集,分“法哲学及法史学上的两大问题”、“沈家本派及其反对派批判”、“法学的新立场及其应有的法律观和方法论”、“今日的中国法之新认识”、“明日的中国法应有之面目和精神”、“建设新中国法学之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6个专题论述中国法律,并表达了作者“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应有机结合”的观念。
目录
寫在前面
第一 法哲學及法史畢上的二大問題
第二 沈家本派及其反對派批判
第三 法畢的新立場及其應有的法律觀和方法論
第四 今日的中國法之新認識
第五 盼日的中國法應有之面目和精神
第六 建設新中國抉畢之基本原则和前提條件
附錄
一 西洋法律的輸入
二 旧道德舆新法律之矛盾及其歸宿
三 人治禮治與法治
四 憲政與農人
五 抗戰建国與法的現實
六 中國舊法制之合理的认识
第一 法哲學及法史畢上的二大問題
第二 沈家本派及其反對派批判
第三 法畢的新立場及其應有的法律觀和方法論
第四 今日的中國法之新認識
第五 盼日的中國法應有之面目和精神
第六 建設新中國抉畢之基本原则和前提條件
附錄
一 西洋法律的輸入
二 旧道德舆新法律之矛盾及其歸宿
三 人治禮治與法治
四 憲政與農人
五 抗戰建国與法的現實
六 中國舊法制之合理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