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上古希腊、罗马与先秦法治观之批判借鉴

封面

作者:中联华文张培田

页数:199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68752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山涛、阮咸、王戎,世称之为“竹林七贤”。他们是魏末晋初的一群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奇迹。七贤的人格精神与诗文创作都是那么自然高洁、特立独行。于是,他们便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效仿的楷模。但楷模终究是楷模,我们只能仰望,只能兴叹,却永远都无法企及。

作者简介

张培田(1953–),男,祖籍山东宁阳,出生重庆。自考毕业再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北方工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退休。公开出版专著有《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中国法文化散论》等,公开发表论文有“先秦债流转史实刍析”、“先秦债流转史实补析”等,主编有《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等公开面世。

本书特色

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山涛、阮咸、王戎,世称之为“竹林七贤”。他们是魏末晋初的一群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奇迹。七贤的人格精神与诗文创作都是那么自然高洁、特立独行。于是,他们便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效仿的楷模。但楷模终究是楷模,我们只能仰望,只能兴叹,却永远都无法企及。

目录

引言从法律规范科学认知法治
一、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早期文明选择
二、法律规范是对原始野蛮规范的否定
三、法律规范的特点
四、法律规范的意志取向
五、法律规范的遵守
六、法治的科学认知

第一章古希腊法治观
第一节古希腊三杰以前的法治观
一、正义观的源起和流变
二、善、公正观念演进
三、法律与正义是我们的王,植根于自然本性
四、法治状态是社会存续的保障
第二节古希腊三杰时期的法制思辨及其法治观
一、民主自由为法治实施之基础
二、法治在德性基础上建构,反过来促成并维系社会公德
三、善和正义(公正)是人类社会治国理政的目标
四、社会正义(公正)的捍卫必须依靠法律抵御恃强凌弱
五、社会管控治理之自然理性理论及人法关系思辨
六、法治本质思辨
第三节古希腊法治观评析

第二章古罗马法治观
第一节法律是客观自然理性认知的必然结果
一、法、法律的自然契约思辨
二、违反自然理性的非正义法、法律不具有永恒性
三、对法、法律正当性的鉴别不能以功利(主义)做标准
第二节法就是最高的理性,正当的理性就是法
一、理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使人类超越禽兽,法体现最高的
理性
二、法律是聪明人的智慧和理性,正当的理性就是法
三、真正的法是与自然契合的正确理性
第三节国家政治及其治国理政正当性辨析
一、人类社会聚合交流组成国家的原理思辨
二、治国理政缘于委托
三、治国理政基于法伸张和捍卫社会正义
第四节法治的理论思辨
一、法治本原思辨
二、平等与法治思辨
三、法治运行的原则思辨
四、法治运行的艺术
第五节古罗马法治观评析

第三章中国先秦法治观
第一节箕子“王道学说”的法治观
一、箕子王道理论原文及释读
二、箕子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
三、对箕子王道思想的把握与评价
第二节墨子法治理论
一、敬 “天”畏“鬼神”的自然法意识
二、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天”思想
三、“义政”与“力政”之辨的“天志”维护社会正义论
四、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制尚同本原论
五、兼爱非攻的社会法治调控思考
六、义利合一基础上尚同的法制社会调控思辨
七、“法不仁,不可以为法”的法治观
八、治国理政尚贤的法治理论
九、节用节葬的法制俭政思想
十、墨子法治思想之评价

第四章古代中西法治观的启迪与借鉴
第一节古代中西法治观哲学智慧的借鉴与启迪
一、中西围绕社会正义实现展开的法治观可资启迪与借鉴
二、对法治的基本含义有所共识
三、实行法治防止欺骗的实质思辨值得借鉴
四、比例平等的法治观具有合理成分
五、王道思想立足公平正义的法治思辨闪烁着智慧之光
六、义利合一、兼爱交利和非攻的法治思想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七、尊重客观的法治思辨可避免法治认知主观化
八、自然理性的良法为推行法治的第一前提
九、一同天下之义的义政有助于反对暴政
十、治国理政的审慎和深谋远虑思想彰显智慧规律
十一、合理怀疑能够使人在法治思辨与践行中保持清醒
十二、只有科学理解法律才能构建法治理论并推行法治
第二节上古中西法治观反科学思维及糟粕之批判与警示
一、悖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法治观必须批判
二、切忌陷入膜拜西方法治的怪圈
三、冲破华夷之辨的民族本位主义虚骄自尊认知法治的局限
四、防止资本梦魇绑架或桎梏人类法治的理性追求
五、警惕并防范民主的滥用对新时代法治观念的绑架
六、突破伦理主导人类法治认知与实践探索的智识藩篱
第三节科学构建当下及今后中国法治社会的思辨
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二、高屋建瓴,经世致用
三、忌玄通易,利行践远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上古希腊、罗马与先秦法治观之批判借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