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法)大仲马著;郭慧明改写;王泉根
页数:180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2122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19世纪的法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著名作家,如被称为浪漫主义大师的雨果、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左拉,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等等。 在这些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文学大师中,大仲马(1802-1870)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和广泛影响力的小说家和戏剧家。 亚历山大·大仲马1802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将军的家庭,由于父母早丧,少年时期的大仲马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他1822年来到巴黎,开始时在奥尔良公爵办公室当一名抄写员。1829年大仲马发表浪漫主义剧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在他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光是小说就有二百五十卷之多,连同戏剧、儿童文学、随笔等,作品总数达二百八十多卷。甚至还写了一部《烹饪大全》,成为一位举世罕见的多产作家。 《少年阅享世界文学名著经典读本:三个火枪手(简写本)》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30年代。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的首相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围绕宫廷内外各派势力的明争暗斗,描写了一系列性格复杂的人物和离奇曲折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加斯科尼少年达达尼昂,怀揣父母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贝亚恩长毛矮马.独闯巴黎,希望干出一番建功立业的大事。他投奔父亲老友特雷维尔,想在他手下当一名火枪手。在特雷维尔府邸,达达尼昂与阿托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三个火枪手结为生死之交。他们屡次打败红衣主教的卫士,赢得了国王的赏识和嘉奖,却得罪了权倾朝野的首相红衣主教。 这时期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娜和首相黎波塞红衣主教彼此之间关系紧张,充满矛盾。英国大臣白金汉公爵爱恋安娜王后,数次冒险到巴黎会见王后。而红衣主教也早已暗中对王后有意,但安娜王后十分讨厌红衣主教。白金汉公爵得到王后私自相赠的钻石坠子后,红衣主教向国王屡进谗言。国王对王后的恋情嫉妒发怒,红衣主教趁机要国王为王后举办舞会,并要她戴上那串钻石坠子。为了解除王后的燃眉之急,王后的使女波那瑟太太请达达尼昂帮忙。达达尼昂和阿托斯等人急忙赶赴伦敦,一路上遇到红衣主教派人阻拦,最后只有达达尼昂和跟班普郎杰来到伦敦。达达尼昂找到白金汉公爵,为王后取回了爱情的信物。在国王的舞会上,王后戴上了钻石坠子,粉碎了红衣主教的阴谋。 一直未得到王后垂青的红衣主教,对情敌白金汉公爵怀恨在心。他利用新旧教徒的宗教矛盾引发英法之战。在红衣主教网罗的心腹党羽里,有一位叫米拉迪的年轻女子,外表美丽却生就一副蛇蝎心肠。达达尼昂被米拉迪的美貌打动,假扮她的情人瓦尔德伯爵深夜潜入内室与米拉迪幽会,却在她的左肩上见到烙有一朵标志着耻辱的百合花。原来,米拉迪多年以前就勾引诱惑了一个年轻的神甫,神甫因此而被捕入狱。神甫的哥哥是里尔的刽子手,他找到了米拉迪,在米拉迪的肩头烙上代表犯罪的一朵百合花烙印。后来,越狱逃脱的神甫带她私奔到外乡,两人以兄妹关系欺骗外人。美丽动人的米拉迪得到了当地拉菲尔伯爵的爱慕,米拉迪隐瞒自己的罪行,欺骗拉菲尔伯爵娶了自己。在打猎时,拉菲尔伯爵无意间发现了她肩上的耻辱烙印,就把她吊在树上痛打了一顿。后来米拉迪趁机逃跑,拉菲尔伯爵也改名阿托斯当了一名火枪手。米拉迪逃到英国后,又欺骗了英国温特勋爵的哥哥并嫁给了他。米拉迪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久,她就谋害了第二个丈夫,成了勋爵哥哥的遗产继承人。 米拉迪见达达尼昂发现了自己的秘密,不禁恼羞成怒,几次派人谋杀达达尼昂,但都被机警的达达尼昂识破而逃脱。 在围困拉罗舍尔的战役中,为了让城内守军得不到白金汉公爵率领的英军支援,法军统帅红衣主教派米拉迪到伦敦暗杀白金汉公爵。米拉迪则提出要杀死达达尼昂作为交换。这一秘密被阿托斯得知,达达尼昂把米拉迪的行踪通知了她的小叔子温特勋爵。米拉迪一到伦敦,就被温特勋爵派亲信军官费尔顿中尉关押在自己的城堡里。可狡猾的米拉迪编造了一个悲惨的故事,说自己曾被白金汉公爵用药麻醉并玷污。她的谎言欺骗了身为清教徒的费尔顿。怀着对白金汉公爵的憎恨和对米拉迪的同情,费尔顿中尉冒险把她救出城堡,并伺机刺杀了白金汉公爵。 米拉迪逃回到法国后,在贝图纳加尔的修道院遇到了达达尼昂的情人波那瑟太太。此时,随国王返回巴黎的达达尼昂等人向特雷维尔请假,前往修道院营救波那瑟太太。就在达达尼昂和朋友们赶到修道院时,心狠手辣的米拉迪毒死了波那瑟太太。愤怒的达达尼昂、阿托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带着各自的跟班,加上特意赶来的温特勋爵和穿红衣的里尔刽子手,苦苦追踪米拉迪,终于在国境线上的利斯河畔抓住了这个毒辣的女人。经过大家的严厉审判,罪大恶极,天怒人怨的米拉迪在河边被红衣刽子手正法。达达尼昂和朋友们终于报仇雪恨。 在从巴黎返回拉罗舍尔的途中,达达尼昂被红衣主教派来的罗斯福尔伯爵逮捕。面对红衣主教的威胁,达达尼昂坦然自若,他把自己和朋友们处决米拉迪的真相告诉了红衣主教。红衣主教见年轻的达达尼昂勇敢机智,视死如归,不禁深深为之感动。他没有惩罚达达尼昂,反而给了他一张火枪队副队长的委任令。达达尼昂终于实现了自己当上一名火枪手的夙愿。 在《少年阅享世界文学名著经典读本:三个火枪手(简写本)》这部精彩的历史小说中,大仲马充分展示了自己杰出的艺术才华。 首先,大仲马是一位编织故事的高手。小说描写的故事背景错综复杂,人物矛盾冲突激烈,情节线索众多。但作者匠心独具,以其巧妙脱俗的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神奇诡秘的气氛,在小说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离奇而惊险的故事。他那高超纯熟的故事叙述技巧与能力,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其次,大仲马是一位善于刻画人物的行家。在小说出现的众多人物中,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将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如达达尼昂的聪明果敢和智勇双全,对友谊与爱情的侠义忠诚;阿托斯的沉默寡言与高贵气质,每逢大事有神安气定的大将风范;波尔多斯的风流潇洒与头脑简单,贪图钱财的鲁莽做派;阿拉密斯的才思敏捷和儒雅风度,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世俗爱情向往的矛盾心态,在小说中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是对红衣主教和米拉迪的刻画,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作为朝廷重臣的红衣主教,对国王表面恭敬而内心鄙视。他那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内心世界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对米拉迪,作者有意把她外表的美若天仙与心肠的冷酷毒辣做了鲜明对比,将这个时而是温柔的天使、时而是地狱的恶魔般的女人,勾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最后,大仲马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小说生动地描述了17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了从宫廷到市井的各种人物。对这些复杂场景和众多人物描写的语言,作者却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如初出茅庐的达达尼昂说话莽撞而生气勃勃,城府颇深的红衣主教语言的老辣与暗藏玄机,集魔鬼与天仙于一身的米拉迪的谈吐,则兼有甜美如蜜和冷若冰霜的多重色彩,显示出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 《少年阅享世界文学名著经典读本:三个火枪手(简写本)》与《基度山伯爵》一起,为大仲马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大仲马原著,郭慧明改编的《三个火枪手》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杰出通俗小说。小说将宫廷争斗、风流韵事与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来生动曲折,在艺术上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内容上也真实再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的政治局势。
目录
生死之交
锋芒初露
钻石坠子
宫廷阴谋
伦敦之行
朋友重逢
各显其能
坠入情网
暗杀未遂
秘密交易
堡垒豪赌
囚入城堡
弥天大谎
公爵之死
罪孽滔天
报仇雪恨
皆大欢喜
节选
《少年阅享世界文学名著经典读本:三个火枪手(简写本)》: 达达尼昂问命令的内容,白金汉公爵说是下令封锁海峡,不让人乘船把坠子送出英国。白金汉公爵为了王后的爱情而不惜一切的做法,让达达尼昂感慨不已。白金汉公爵说: “安娜是我惟一的王后,为了她我甚至可以背叛国家和上帝!” 一会儿,白金汉公爵的爱尔兰首饰匠进来了,公爵命令他无论如何要在三天之内,复制出两颗与其他坠子同样的钻石坠子,公爵愿付三倍的价钱,但只能在公爵府制作。 到第三天上午,首饰匠仿制出两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坠子。连在一起的十二颗坠子谁也看不出差异来。白金汉公爵把坠子交给达达尼昂,对他说: “您把这些坠子带回去,同时,请您作证,凡人力可做的一切,我都尽力而为了。” “尊敬的公爵大人,我会把这一切如实告诉王后。” “勇敢的年轻人,我该怎样才能报答您呢?” 白金汉公爵想用金钱来作为达达尼昂和朋友们流血的补偿,这让达达尼昂心里很反感。于是他说: “我是法国埃萨尔禁卫军的士兵,为国王和王后效劳是我的义务,同时也是出于对一位太太的爱慕,就像您爱王后一样,否则,这些事我是不会干的。” “您的想法我能理解。”白金汉公爵笑着说。 “英国和法国即将交战,您作为英国人当然也是我的敌人,所以我们会在战场上相逢的。不过,我并不后悔完成了这项任务,也不需要您再给什么感谢。” 达达尼昂向白金汉公爵鞠躬后,就准备离开。白金汉公爵很喜欢这个骄傲的法国小伙子,他问: “您怎么走?” 达达尼昂一下明白了,离开白金汉公爵的帮助他没法离开英国。公爵对他说: “您先去找一条叫‘桑德’的双桅船,把我的信交给船长,他会把您平安地送到法国圣瓦莱里渔港。然后到一个水手的小酒店,对店主说‘前进’的暗语,他会给您提供路上的驿马。等您到达巴黎时,您就有了四匹这样鞍辔齐全的骏马。” “好吧,我接受您的礼物。” “再见了,年轻人,不久我们就会在战场上相遇。” “再见,公爵大人,战场上见吧!” 达达尼昂很快找到了那只双桅船。当他起锚后,在一艘港口停泊的船上看见了米拉迪。双桅船速度很快,只一会儿就看不见她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达达尼昂到达圣瓦莱里港。按照白金汉公爵的安排,他一路顺风地回到了巴黎。在特雷维尔官邸,特雷维尔热烈地与达达尼昂握手,并告诉他埃萨尔的禁卫军正在王宫值班,他可以归队了。 盛大的舞会如期在市政大厅举行。一周来,巴黎一直在为这次舞会做准备。因为国王和王后将要亲临,舞会除了巨大的花费外,还派禁卫军士兵严密把守所有的门和道路。 午夜时,在一阵阵响亮的欢呼和喝彩声中,国王从王宫来到舞会大厅。巴黎的市政长官们立即出迎。国王解释说迟到的原因是和红衣主教讨论国家政务。大家注意到,身着礼服的国王神色忧郁。 半个小时后,王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来到舞会大厅。她的忧愁与疲倦也显而易见。 在王后进入大厅时,一个包厢的帏幔拉开了。身着西班牙骑士服的红衣主教盯着她看。当发现她没有佩戴钻石坠子时,一丝阴险的笑容浮上他的脸庞。他马上走到国王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国王的面色立即变得苍白,他对王后说: “您为什么没有佩戴那些钻石坠子?” “陛下,这次舞会的人太多,我怕坠子意外丢失。”王后怯怯地说。 “不,您应该戴上我送给您的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