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封面

作者:张德禄,贾晓庆,雷茜著

页数:337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5556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由于文体学本身具有多学科性、跨学科性等特点,加之一直以来学界对文体概念的范围和定义、文体效应产生的机理等问题还存在诸多争议,文体学研究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本书试图就文体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全书共九章,分别探讨文体学研究中九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一章为理论溯源,论述文体学和修辞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为概念定义,探讨文体和文体学的定义以及文体学的研究范围;第三章探讨文体效果产生的方式和机理。第四章重点探讨定量分析、语料库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在文体学研究中适用的领域;第五章讨论如何从形式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等不同角度来探讨语篇的文体;第六、七章分别探讨了文体学的两大主要研究对象——文学文体学和实用文体学;第八章探讨文体学与叙事学的交叉学科——叙事文体学。第九章探讨多模态交际形式下文体学的新发展——即如何将文体学理论扩展到多模态语篇文体的研究上。全书结构清晰,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文体学领域的新手了解文体学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本研究领域的学者及时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也有助于研究人员在阅读过程中辨明理据,寻找焦点,确定选题。

本书特色

文体学研究在西方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古希腊时期的论辩术,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文体学才作为一个术语出现(Enkvist et al,1964)。20世纪60年代,随着语言学文体学的诞生,文体学独立的学科地位才得以正式确立。然而,学界对文体学在诸多领域仍存有争议,如文体概念的范围和定义、文体效应产生的机理等。同时,对于文体学应该重点研究什么,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如文体学是重点研究文学,还是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体裁的语篇,统计学、语料库语言学、心理实验等在文体学研究中,特别是在文学文体学研究中到底有没有作用,占据着什么位置;文体特征是表现为共性特征,还是特殊特征;文体学研究是局限于研究语言文体,还是研究包括语言和其他模态整合协同形成的多模态语篇的文体等。张德禄、贾晓庆、雷茜所著的《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主要探讨英语文体学中上述几个重点研究领域。

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理论溯源:文体学与修辞学 1.1 引言 1.2 西方修辞学和西方文体学的历史渊源 1.3 古典修辞学后修辞学的发展 1.4 20世纪的修辞攀 1.5 文体学的产生与发展 1.6 文体学与修辞学的比较第二章 概念定义:文体与文体学 2.1 引言 2.2 文体概念 2.3 文体的特点 2.4 文体学的定义和特点 2.5 文体学的分类第三章 文体机理:偏离、突出与前景化 3.1 引言 3.2 文体效果与偏离 3.3 文体效果与突出 3.4 文体效果是情景语境中的前景化 3.5 文体效果是认知效果 3.6 小结第四章 研究方法:传统与创新 4.1 引言 4.2 文体研究的方法论 4.3 文体学的定性研究 4.4 文体学的定量研究 4.5 文体实验研究方法 4.6 文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4.7 小结第五章 研究视角:形式、功能与认知 5.1 文体学流派划分 5.2 形式文体学 5.3 功能文体学 5.4 认知文体学 5.5 小结第六章 研究对象:文学文体学 6.1 引言 6.2 “文学文体学”多义辨析 6.3 文学文体学的发展和主要分析方法 6.4 诗歌文体学、小说文体学、戏剧文体学 6.5 文学文体学的发展趋势第七章 研究对象:实用文体学 7.1 引言 7.2 实用文体的特性 7.3 实用文体学的发展过程 7.4 实用文体学的研究领域 7.5 实用文体学的理论模式 7.6 非文学文体学研究的重点 7.7 非文学文体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八章 跨学科:叙事文体学 8.1 引言 8.2 叙事学 8.3 叙事学和文体学的融合 8.4 叙事学和文体学结合的内涵 8.5 《八月之光》中空间形式之叙事文体学分析 8.6 小结第九章 新发展:多模态文体学 9.1 引言 9.2 多模态文体学的研究背景 9.3 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理论 9.4 多模态认知文体学理论 9.5 多模态文体学的研究方法 9.6 多模态文体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7 多模态文体学研究前景展望 9.8 小结参考文献文体学术语汉英对照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