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接受研究

封面

作者:延娟芹

页数:22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67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编撰于战国末期,该书对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综合性总结,同时又影响了两汉的思想文化。研究秦汉时期《吕氏春秋》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先秦文化在后代的发展流变,进而考察中国思想文化在早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延娟芹著的《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接受研究》在勾稽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就秦汉时期学者对《吕氏春秋》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先秦诸子学向两汉经学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作者简介

延娟芹,女,汉族,1973年生,山西中阳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进入西北师范大学学习,师从赵逵夫先生,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兰州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校级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曾主编《西北地域文学与文化》,合著《历代赋评注》(魏晋卷、南北朝卷)。

本书特色

《吕氏春秋》编撰于战国末期,该书对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综合性总结,同时又影响了两汉的思想文化。研究秦汉时期《吕氏春秋》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先秦文化在后代的发展流变,进而考察中国思想文化在早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延娟芹著的《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接受研究》在勾稽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就秦汉时期学者对《吕氏春秋》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先秦诸子学向两汉经学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目录

导言
  一  前人研究综述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吕氏春秋》的编撰与成就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编撰时间与背景
    一  《吕氏春秋》的编撰时间
    二  《吕氏春秋》的编撰背景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编撰意义
    一  《吕氏春秋》在秦文学、秦文化中的意义
    二  《吕氏春秋》在诸子学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节  《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
    一  《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二  《吕氏春秋》的寓言成就
    三  《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
第二章  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接受概说
  第一节  秦汉时期接受《吕氏春秋》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第二节  秦汉时期接受《吕氏春秋》的演进过程
第三章  秦代对《吕氏春秋》的吸纳与接受
  第一节  秦代“五德终始说”对《吕氏春秋》的吸纳
  第二节  秦代神仙方术思想对《吕氏春秋》的接受
    一  神仙方术思想的渊源与发展
    二  秦代神仙方术思想的盛行
    三  秦代神仙方术思想与《吕氏春秋》相关理论的暗合之处
第四章  汉初黄老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吸纳
  第一节  汉初黄老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吸纳
    一  汉初政治制度对《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运用
    二  黄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  汉初黄老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吸纳
    四  《黄帝四经》与《吕氏春秋》
  第二节  《淮南子》对《吕氏春秋》的模仿与发展
    一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相同点
    二  《淮南子》对《吕氏春秋》的引用
    三  《淮南子》对《吕氏春秋》的发展
    四  《淮南子》对《吕氏春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的吸纳
第五章  董仲舒、司马迁对《吕氏春秋》的接受与阐释
  第一节  董仲舒对《吕氏春秋》的接受与阐释
    一  董仲舒对《吕氏春秋》天人思想的阐释和发展
    二  董仲舒对大一统封建理论的建构与《吕氏春秋》
    三  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新儒学与《吕氏春秋》的兼容并蓄
  第二节  《史记》对《吕氏春秋》的称引与接受
    一  司马迁对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的称引与评价
    二  《史记》的编撰目的、结构、选材对《吕氏春秋》的接受
    三  《史记》对《吕氏春秋》思想的吸纳
    四  《史记》历史评价标准对《吕氏春秋》的接受
    五  《史记》写作方法对《吕氏春秋》的借鉴
    六  司马迁所载《吕氏春秋》三大部分顺序辨析
    七  司马迁的评价对后世的影响
第六章  班固、高诱对《吕氏春秋》的评价与研究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对杂家的阐释
    一  《汉书·艺文志》之前古籍对诸子学派的著录
    二  《汉书·艺文志》首列杂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高诱注释《吕氏春秋》的成就
    一  高诱《吕氏春秋序》对《吕氏春秋》的评价
    二  高诱《吕氏春秋注》的成就
    三  高诱《吕氏春秋注》的特点
    四  高诱《吕氏春秋注》的地位与影响
第七章  汉代对《吕氏春秋》文艺渖}技等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汉代对《吕氏春秋》文艺思想、乐律理论的接受
    一  汉代对《吕氏春秋》文艺思想的接受
    二  汉代对《吕氏春秋》乐律理论的接受
  第二节  汉代对《吕氏春秋》天文历法思想的接受
    一  《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与《礼记·月令》的关系问题
    二  汉代对《十二月纪》中二十八宿记载的接受
    三  关于节气记载的接受
    四  关于物候记载的接受
    五  汉代对《吕氏春秋》灾异说的发展
    六  汉代政治对《十二月纪》思想的运用
  第三节  汉代对《吕氏春秋》养生、医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一  《吕氏春秋》的养生思想
    二  《黄帝内经》对《吕氏春秋》的接受与发展
    三  汉代其他著作对《吕氏春秋》养生、医学思想的接受
  第四节  汉代对《吕氏春秋》农业思想、农业技术理论的接受
    一  《吕氏春秋》的农业思想
    二  《吕氏春秋》反映的农业技术理论
    三  汉代对《吕氏春秋》农业思想、农业技术理论的接受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接受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