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国华著
页数:183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31824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性理论是哈贝马斯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旨所在,其核心是交往合理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对交往合理性概念的阐发可以从共时性(结构)分析与历时性(历史)分析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涉及哈贝马斯的哲学现代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旨趣是实现从以主体中心理性为表征的近代哲学向以交往合理性为基础的形式语用学的范式转换;后者涉及他的社会现代性理论,这一理论的目标是对社会的合理化进程及其悖论进行研究和解决。通过对交往合理性概念的上述分析,本文试图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作出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并就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本书特色
现代性理论是哈贝马斯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旨所在,其核心是交往合理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对交往合理性概念的阐发可以从共时性(结构)分析与历时性(历史)分析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涉及哈贝马斯的哲学现代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旨趣是实现从以主体中心理性为表征的近代哲学向以交往合理性为基础的形式语用学的范式转换;后者涉及他的社会现代性理论,这一理论的目标是对社会的合理化进程及其悖论进行研究和解决。通过对交往合理性概念的上述分析,本文试图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作出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并就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第一章 哲学现代性研究的定位:对主体中心理性的批判 第一节 时间意识、理性、现代性 第二节 对西方近代理性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反思 第四节 日常世界理论的困境 第五节 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和哲学诠释学的成就与不足第二章 后现代哲学话语的误区:激进的理性批判 第一节 后现代哲学的滥觞:尼采 第二节 关于工具理性批判的反思 第三节 去蔽真理与共识性真理 第四节 自主权理论对工具理性的失败克服 第五节 日常语言还是诗语言?
第六节 权力理论的自指性悖论 第七节 交往合理性对抗激进的理性批判第三章 哲学现代性理论的内涵:交往合理性的重构 第一节 作为意义理论的交往合理性理论:形式语用学 第二节 现代世界观与交往合理性 第三节 作为背景信念与资源的生活世界第四章 哲学现代性理论的社会取向:交往合理性的实践化 第一节 实践理性如何可能?
第二节 实践商谈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道德意识发生学的证明第五章 社会现代性研究的旨趣:合理化的悖论及其解决 第一节 社会合理化的表征 第二节 社会合理化的悖论 第三节 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使命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范式转换与理论定位 第二节 交往的乌托邦还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节 内在的超越与世内的超越 第四节 共识与多元参考文献后记
第六节 权力理论的自指性悖论 第七节 交往合理性对抗激进的理性批判第三章 哲学现代性理论的内涵:交往合理性的重构 第一节 作为意义理论的交往合理性理论:形式语用学 第二节 现代世界观与交往合理性 第三节 作为背景信念与资源的生活世界第四章 哲学现代性理论的社会取向:交往合理性的实践化 第一节 实践理性如何可能?
第二节 实践商谈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道德意识发生学的证明第五章 社会现代性研究的旨趣:合理化的悖论及其解决 第一节 社会合理化的表征 第二节 社会合理化的悖论 第三节 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使命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范式转换与理论定位 第二节 交往的乌托邦还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节 内在的超越与世内的超越 第四节 共识与多元参考文献后记















